肖静:运输环节不能成为蒙牛质量问题的挡箭牌

发布于 2012/06/20 16:39

9月23日,成都全搜索报道,成都消费者投诉蒙牛红枣酸奶有几块指甲盖大小的绿色霉斑。

无独有偶,据皖江晚报报道,9月13日上午,市民反映购买了一盒散发出一股酸臭味的蒙牛奶产品。

红网9月1日报道,8月28日网友谭先生购买的“蒙牛”牌低脂高钙牛奶也成了“问题奶”。他说:“我喝了一口,一股酸怪味!原装没开封的牛奶,倒出来却是发绿的水!”

坊间流传这样的笑话,打一个喷嚏是有人骂你了,打两个喷嚏是有人骂你了,打三个喷嚏呢?当然是你感冒了。

有一个消费者投诉,可以说是意外,是特例;两个消费者投诉,可以说是小概率事件;有三个消费者投诉,你说竟说“就像一筐桔子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会是坏的一样。”

据新京报9月4日消息: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公布的液态奶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超四成消费者对液态奶质量与其“广告的一致性”表示不满意,在24个参评品牌中,蒙牛位列第20名,排名倒数。

蒙牛,当全体消费者都表达了对你的不满,请问你还要以何种理由来辩解?

一个月时间内,三次问题奶事件,可悲的是这些投诉并没有让企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更别说整改了,乳制品行业也并未得到规范和肃清。蒙牛投诉专员答复称,“产品并没有质量问题,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受高温撞击等因素导致包装出现‘漏气但不漏奶’情况。空气进入,微生物发酵才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用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你杀了人,你说这刀不是我产的,不关我的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认为,只有当一个产品被交换后消费了,它才成为商品。一般经济学上,生产、流通、消费是人们惯常运用的描述术语———用于概括经济活动。在交换过程发生之前,生产厂家都有必要为产品负责,即便诚如蒙牛所说,“质量没有任何问题”,那为何包装会破损会漏气,通环节的诟病不能成为产品问题的借口。我认为,牛奶有没有问题应该由消费者说了算,只有当消费者真的喝上了“放心奶”,企业才能问心无愧地讲出“质量没有任何问题”这话。

从三聚氰胺到圣元性早熟,再到榆林市一小学700余学生集体细菌性食物中毒,我们一直在食品安全的道路上步步惊心,乳制品行业也在“样板工厂”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如此高调的宣传语。希望蒙牛在“强壮中国人”之前,先保障我们基本的安全吧。我始终认为,社会责任更最大的企业财富。(肖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