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1/12 06:26
发布于 2025/01/12 06:26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脑膜引起的严重疾病,属于结核病的特殊类型。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比如儿童、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可能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意识障碍或昏迷。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从肺部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传播到脑膜,引发炎症反应。脑膜是覆盖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膜,一旦感染,炎症会导致脑膜增厚、脑脊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颅内压增高和神经系统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增多、蛋白质升高和糖含量降低,这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表现。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以帮助评估脑膜和脑实质的病变情况。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治疗通常需要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同时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来减轻炎症反应。
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在于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提高免疫力。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对于已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人群,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可以防止病情恶化。如果出现持续性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尤其是伴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上一篇 : 自体丰胸到底好不好
下一篇 : 初中生得痔疮怎么消下去?带你了解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