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1/12 16:07
发布于 2025/01/12 16:07
脑梗塞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大血管闭塞、时间窗内发病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介入治疗通过机械取栓或血管内支架植入等方式,快速恢复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具体适应症包括:1.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2.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24小时;3.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持续恶化。
大血管闭塞:大血管闭塞是脑梗塞介入治疗的主要适应症之一。当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等主要血管发生闭塞时,会导致大面积脑组织缺血,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介入治疗通过机械取栓或支架植入,能够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降低残疾率和死亡率。例如,机械取栓术通过导管将血栓取出,适用于急性期患者。
时间窗内发病:介入治疗的时间窗通常为发病后6小时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24小时。早期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挽救缺血半暗带区域,减少脑细胞死亡。例如,对于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
药物治疗无效: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持续恶化的患者,介入治疗是重要的补充手段。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在部分患者中效果有限,此时介入治疗可以通过直接开通血管,改善脑血流灌注。
脑梗塞介入治疗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段,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降低残疾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关注血管健康,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上一篇 : 急性心包炎鉴别诊断
下一篇 : 舒张压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