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老人食道最细处仅1.5毫米 吃顿饭需数小时

发布于 2012/11/20 08:57

打小吃啥吐啥,一碗面条也要吃一个多小时。

76岁的赵大爷被这种怪病折腾了几十年,日前,终于被专家找到病根,他的食管最细的地方只有1.5毫米,是正常人的十分之一。

他的梦想

只想痛快吃顿饭

76岁的赵大爷来自驻马店农村,打他出生起,一吃奶就吐,更别说吃其他食物。

亲戚朋友都认为他得了怪病,根本没法养活,还劝他妈妈放弃他。

可不管再难,母亲还是不忍心抛弃自己的孩子,就一点一点地用奶水喂养,喂了吐,吐完了再喂。

就这样,赵大爷艰难地活了下来,而且成人后还当上了生产队长,并获得了一个“特殊”待遇:进人民公社食堂吃饭不用排队,随到随吃。

即使这样,他一顿饭也需要吃很长时间,短则一个多小时,长则三个多小时。只能一点点嚼碎,用汤水慢慢送下去,时不时还要吐出来。结果他常常是第一个去食堂吃饭,等工人收拾碗筷时还没吃完……

食管狭窄

只有正常人的十分之一粗

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曹广劭医师至今还记得刚接诊赵大爷时,他女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夫,求求您,让俺爹好歹能痛痛快快吃顿饭吧。

原来,为了让老人圆这个梦,这几年,女儿带着他四处求医,但都没有效果。

11月初,赵大爷在家人陪同下,来到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最终被确诊为“先天性食管狭窄”。

曹广劭说,正常人的食管有1.5~2.5厘米粗,而赵大爷的食道最细部分直径只有1.5毫米。

省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李天晓介绍,先天性食管狭窄在临床上非常罕见,目前有文献记录的,国内也仅有十几例,而且都是幼儿。因为这类患者如不治疗,存活率非常低。像赵大爷这样的高龄患者在文献记录中尚属首例,实属奇迹。

上一周,赵大爷接受了两次食道扩张术,医生使用直径大小不一的球囊,由小渐大经口依次放入赵大爷的食管狭窄段,通过向囊内注水,使狭窄段食管逐步得到扩张。

如今赵大爷终于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吃饭了,以前吃面条也要一个多小时,现在20多分钟就搞定。(郑筱倩)

飞华小百科:

什么是先天性食管狭窄?

先天性食管狭窄是指生后即已存在的因食管壁结构内在狭窄的畸形。在临床上十分罕见,多于幼年时发病,常需要手术治疗。本病是因食管胚胎发育过程中,气管、食管隔膜基底部或食管侧嵴中胚叶成分过度增生的结果,多发生在气管分叉以下位置。

特征表现是进餐后的食物反流,摄取半固体或固体食物时症状更加明显。反流物中主要为唾液和消化不良的乳汁或食物,并无酸味亦不含胆汁。患者可出现呛咳或发绀。年长儿受事物压迫气管或支气管,产生喘息。

据统计,真性先天食管狭窄的发生率为每2.5万~5万新生儿中1例。至1995年止全世界文献描述的先天性食管狭窄仅500例,其中中国文献(1987)报道先天性食管狭窄6例。日本较世界其他国家的发生率都高(1981年日本文献曾报道先天性食管狭窄71例)。其中伴发其他畸形者约有17%~33%,主要伴发畸形有:食管闭锁并(或)无气管食管瘘、H型气管食管瘘、心脏畸形、肠闭锁、中肠扭转、肛门直肠畸形、尿道下裂、头、面、四肢畸形和染色体异常。

本病采用扩张疗法效果良好,狭窄严重或狭窄段过长则需外科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