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狂犬病病毒感染了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1/13 11:00
发布于 2025/01/13 11:00
被狂犬病病毒感染后,应立即就医并接受暴露后预防治疗,包括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治愈,因此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伤口处理:被疑似或确诊狂犬病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第一时间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彻底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风险。清洗后可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包扎过紧,保持伤口开放。
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暴露后需尽快接种疫苗,通常采用“5针法”或“4针法”。5针法分别在第0、3、7、14、28天接种,4针法在第0天接种2针,第7、21天各接种1针。疫苗接种需严格按照时间表完成,以确保免疫效果。
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于严重暴露如头面部、颈部咬伤或伤口较深,除接种疫苗外,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直接中和病毒,提供即时保护。注射剂量根据体重计算,通常为20IU/kg,部分剂量用于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剩余剂量肌肉注射。
就医与监测:即使伤口轻微,也应尽快前往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评估。医生会根据暴露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接种后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发热、头痛等不适,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或流浪动物,尤其是行为异常的动物。家养宠物应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不慎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被狂犬病病毒感染后,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和注射免疫球蛋白是预防发病的唯一有效方法。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因此任何暴露后都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医疗建议执行预防措施。
上一篇 : 肺结核病多久才能治好
下一篇 : 做什么工作会得尘肺病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