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生活起居遵循什么原则

发布于 2013/10/18 08:38

  健康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遵循10个习惯,让你每天开心生活。

  每天排便“1”次

  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更容易便秘,但是为了健康,应尽可能地保证每天排便一次。为了防止便秘,平时可以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燕麦、玉米等杂粮,芹菜、韭菜等蔬菜,还要多喝水。

睡好“2”个觉

  老年人要睡好“子午觉”,即每天在子时和午时入睡。子时即从23时到次日凌晨1时,这个时间之前入睡有利于养阴。午时是从11时到13时,此时午睡有利于养阳。午睡时间要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每天吃“3”个核桃

  核桃营养丰富,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经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保健作用。老人每天坚持吃3个核桃,能预防认知障碍,还有助于降低血脂。

每天最好吃“4”顿饭

  老年人胃肠蠕动变慢,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最好少吃多餐。可以将一日三餐变成一日四餐,这样对降低胆固醇更有利。具体做法:7点吃早餐,11点吃午餐,下午3点加一餐,19点再吃晚餐。

每天吃够“5”种果蔬

  老年人饮食应保证食材的丰富多样,每天吃够5种果蔬更有利于健康。果蔬供应的营养成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帮助人们远离多种癌症和心脏病。果蔬的摄入也要够量,每人每天要吃两盘蔬菜,且其中一盘最好是新鲜、深绿色的时令蔬菜。

每天喝足“6” 杯白开水

  缺水会间接导致心梗和脑梗。但是随着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口渴的感觉会变得不明显,因此老年人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最好制订一个喝水时间表,每天至少喝6杯白开水,每小时喝一次。

每天睡够“7”小时

  年龄变大了,睡觉变少了。随眠减少是很多老年人都会遇到的现象。但是,老年人为了自己的健康,最好还是能睡够7小时。据研究,睡眠时间在7小时左右的老人,比少于5小时或超过8小时的老人记忆力更好。

每餐“8”分饱

  俗话说:“七八分饱人不老”。怎么算是八分饱呢?当你觉得胃里还没填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下降时,就要停下筷子。据悉,冲绳群岛上住着许多长寿居民,其心脏病和脑卒中几率世界最低,癌症发生率比西方国家低40%。他们的长寿秘诀就是每餐只吃八分饱。

晚上“9”点泡脚

  睡前泡脚能放松全身,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选择晚上九点,是因为这个时间肾经气血比较弱,热水泡脚后体内血管得到扩张,更有利于活血,还能滋肾明肝。泡脚时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泡半小时即可。

每天大声读报“10”分钟

  老年人每天大声朗读报纸10分钟以上,会对大脑产生良性刺激,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还能增加肺活量,唤起老人的精气神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