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

发布于 2025/01/11 11:57

小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和磷代谢异常,进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这种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孩子,因为他们的骨骼正处于快速生长期,对钙和磷的需求量较大。

维生素D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帮助肠道吸收钙和磷,维持血液中钙磷浓度的平衡。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和磷的吸收就会减少,骨骼无法正常矿化,变得柔软、脆弱,甚至出现畸形。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阳光照射皮肤合成,二是从食物中摄取。婴幼儿由于户外活动较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有限,如果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不足,就容易出现缺乏。

除了维生素D缺乏,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增加小儿佝偻病的风险。比如,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由于体内储存的维生素D较少,更容易出现缺乏。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母亲自身维生素D水平不足,也可能导致婴儿摄入不足。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或代谢,比如慢性腹泻、肝肾功能不全等。

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关键在于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建议从出生后不久开始补充维生素D滴剂,每天400国际单位。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如果每天摄入足够的配方奶,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对于稍大的孩子,可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皮肤在阳光下合成维生素D,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强化牛奶等。

如果发现孩子有佝偻病的早期症状,比如烦躁、多汗、枕秃、骨骼畸形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和X光片来确诊,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调整饮食结构等。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避免骨骼畸形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