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资讯

血液制品行业投资分析 免疫球蛋白或是未来发展重点

1043

一、血液制品市场现状

(一)国内外总体差距

国际血液制品集中度非常高、寡头垄断,由市场需求决定,供需较为平衡,市场增长主要靠新产品和新适应症的推出。

国内血液制品独立和封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受政策影响,由政府主导,企业相对分散,但趋于集中;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将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及血浆综合利用能力决定。

1.提取能力:国外大型血液制品企业能分离出17~20种产品,凝血因子类占主导地位,人血白蛋白占比相对较小;国内最多能够提取11 种,一般能分离3~4 种产品,主要还是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对于凝血因子类产品产出量很少。

图表:我国与发达国家血制品品种比较

2.生产能力:目前国际血液制品市场年投浆量30000吨左右,主要生产厂家40余家,全球总消耗量约为100亿美元;

国内年投浆量4000吨左右,国内有大约33家的血液制品企业,政府对浆站的严格控制,实行审批制,2013年开始有松动。

3.消费结构:目前除了人血白蛋白价格是国际低于国内,其他产品比如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的国际价格都远远高于国内。由于产品结构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医疗水平以及工业水平的差距导致的,未来国内血液制品发展的重点会是在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上。

4.病毒灭活:国外血制品制剂均通过两步病毒灭活处理;国内血液制品则是一步或两步清除/灭活工艺。

(二)国内血液制品的需求

目前我国居民人均血液制品消费量极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白蛋白一直供应紧张,未来仍将有年均15%左右的增长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均用量仅为国外的 10%,自2004 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目前中小医院尚未普及应用,发展潜力较大;凝血因子类产品的销售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国外40%的市场份额,市场空间还十分广阔。

推动需求的动力: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人口增长和老龄化

二、国内血液制品行业投资逻辑

(一)浆站资源为王

国内市场供需失衡,增长属于粗放型,主要靠原料血浆供应。未来较长时间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将由血浆资源拥有量及血浆综合利用能力决定。

为缓解血液制品供需紧张,国内整体采浆量的提升是趋势,能够顺势而为获取更多浆站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目前国内领先的浆站资源公司主要是: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山东泰邦、上海莱士、ST生化、博雅生物。

(二)集中垄断趋势

国内血液制品政府主导,企业相对分散,但正在集中。国内从2001年起就不再审批新的血液制品企业,而不断推出的各种行业政策限制了小企业的发展,生产资源不断的向大企业集中,预计也将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目前国内共有33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正常生产的仅20余家,血浆采集250吨以上的企业仅为6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上市公司机会更大: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山东泰邦、上海莱士、ST生化、博雅生物。

(三)分离技术高低

由于各种组分在血浆中的含量基本是固定的,所以企业从血浆中提取的产品数量越多,摊薄在每个产品上的成本就越少。随着我国医疗市场对于各类血液制品的需求上升,能够充分提取血浆中有效成分的企业,吨血浆的收益会明显高。

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的增长粗放型,仍然是靠投浆量推动,血浆资源的增长直接决定了产量、销量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国内的投浆量将达到6000吨左右的水平,届时国内供需矛盾将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国内企业竞争的重点将由血浆资源的控制,逐步转向技术的竞争,能够采用新工艺提高血浆利用率或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将会占得先机。

每家公司具体的产品数量可以看小健昨天发的《医药领域高帅富:血液制品厂商最新名单》

(四)产业拓展转型

可以肯定的说:血液制品作为生物医药分支,未来的前景也必然在现代生物技术上,产业的拓展和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传统的血液制品是从人血液中提取血浆蛋白或因子浓缩物,而现在生物制品(包含血液制品)的内涵及外延不断扩大,突破了原来的范畴,涉及到疫苗、基因工程或转基因药物、工程抗体类药物领域。

领先公司是:天坛生物、华兰生物、ST生化。

(五)前沿新产品

以下只是列举,当然还有别的新品种,最好是国外已经有了市场应用,但是国内还是空白的品种。

1.长效凝血因子

2.重组人血白蛋白

3.重组人凝血因子

国内新创业的技术性公司,有市场机会。

分享给好友 分享给好友

上一篇 : 明确研究型医院定位 搭建国际级科研平台

下一篇 : 爱尔眼科公布“合伙人计划”方案 预计2020年收入100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