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的并发症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2/03 09:34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感染和术后狭窄。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可通过内镜下止血处理;穿孔需要及时手术修复;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疗;术后狭窄可通过扩张术缓解。

1、出血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常见于切除较大病灶或血管丰富的区域。内镜下止血是主要处理方法,常用技术包括电凝止血、注射肾上腺素和钳夹止血。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大便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预防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和停用抗凝药物。

2、穿孔

穿孔是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危害较大。穿孔可能与操作技术、病灶位置和深度有关。一旦发现穿孔,需立即进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修复,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中选择合适的切除范围和深度,避免过度损伤黏膜下层,有助于降低穿孔风险。

3、感染

术后感染可能与手术创面暴露、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常见感染类型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术后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患者术后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污染,出现发热、红肿等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4、术后狭窄

术后狭窄多见于切除范围较大的病例,尤其是食管或肠道黏膜下切除术后。狭窄可能导致吞咽困难或排便障碍。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术后定期随访,发现狭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是一种重要的微创治疗手段,但须警惕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密切监测,是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关键。如出现任何不适,患者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