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结核性腹膜炎
发布于 2025/01/07 10:35
发布于 2025/01/07 10:35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腹膜炎症,主要与免疫力低下、结核病传播及接触感染源有关。
结核性腹膜炎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可能使部分人群对结核分枝杆菌更易感,但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更为关键。长期处于空气流通差、卫生条件不佳的环境中,会增加感染风险。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更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可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从其他部位如肺部传播至腹膜,导致腹膜炎。外伤或手术也可能成为感染途径,尤其是腹部手术或穿刺操作时,若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入病原体。病理方面,结核性腹膜炎通常表现为慢性炎症,早期症状轻微,可能仅有腹部不适或低热,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水、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腹膜炎需要综合措施。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需长期规律服用,通常疗程为6-9个月。对于腹水较多的患者,可进行腹腔穿刺引流以缓解症状。手术治疗适用于肠梗阻或脓肿形成等并发症患者,具体方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或脓肿引流术。饮食上,建议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和新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如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上一篇 : 慢性胃炎可以喝牛奶吗
下一篇 : 截骨术和全膝置换治疗膝OA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