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拉肚子警惕溃疡性结肠炎 西用激素中用灌肠

发布于 2014/06/12 10:10

提到拉肚子,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可有一种拉肚子非常讨厌,这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其临床症状以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多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因“溃结”有病变范围广泛、病情反复发作、治疗效果欠佳等特点,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现代难治疾病。

西医观点

急性炎症期可用激素控制

对“溃结”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治疗主要分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三大常用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抗炎以及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治疗作用,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氨基水杨酸类药物,适用于轻、中度患者或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病情缓解后仍要继续用药1年以上,甚至长期维持治疗。

(2)糖皮质激素,是抑制“溃结”急性活动期炎症最为有效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中、重度急性发作期或爆发型及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其近期疗效好,长期应用易产生不良反应,且不能控制复发,故患者症状好转后应逐渐减量至停药,主要用于急性活动期诱导缓解,而不用于维持治疗。

(3)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可试用于激素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或对激素依赖的持续性病例,加用这类药物后可逐渐减少激素用量甚至停用。

值得注意的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治疗时间延长明显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后需维持用药1年以上,内镜观察炎症消失才考虑停止维持治疗。

(4)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制剂。可用于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中、重度“溃结”患者。其他的生物制剂包括抗白细胞黏附分子制剂、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抗体制剂、抗T细胞制剂等,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癌变及高度疑为癌变是外科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需急诊手术治疗。

中医观点

可采用直肠灌注中药

中医通过针对疾病的位置采用“三部三法”治疗,主要是针对人体的“上、中、下”部位,即中层的“上焦、中焦、下焦”之说,通过口服中药,耳部穴位贴压、针灸经络疗法,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口服的优势是根据病情症状辨证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可靠。常见病证有湿热阻滞型、热毒炽盛型、脾虚湿盛型、脾肾阳虚型;方药可分别选用白头翁汤、痛泻要方、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柴胡疏肝汤等方药辨证调制。

采用针灸手法,经辨证施治,调节脏腑功能,提高肌体自身免疫力。该方法包括针刺法、艾灸法、穴位埋线法、穴位注射法、耳压法、中药脐疗法等。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直接经肛门注入肠腔,使药物直达病灶,由于药物直接接触病灶,临床起效快,疗效较为满意。常见的有直肠灌注法、直肠点滴法、气压药物灌肠法三种。其中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疗法,是一种被大家公认的有效手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