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一族”如何保护自己的耳鼻门户?

发布于 2014/07/18 16:38

高考、中考相继结束,全省大部分学校进入“暑假模式”,运动健身的学生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就诊因运动引起的鼻部外伤等耳鼻喉疾病患者增多。提醒广大学生做运动时不要太随意,遵循科学合理的指导,以安全为前提进行运动健身是最好的。

球类运动:发生鼻骨骨折要冰敷且短时间内就诊

耳鼻喉科在暑期接诊的运动损伤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因打篮球、踢足球中肢体碰撞、摔跤、被球砸到等引起的鼻外伤,如鼻骨骨折和鼻出血。

症状和治疗

当发生鼻外伤,鼻部会出现疼痛肿胀及鼻出血,部分严重情况可明显看到鼻子或鼻骨周围畸形;第一时间可采用冰敷的方法制止受伤部位肿胀和减少出血,然后立即送往医院耳鼻喉科。通过拍X光片可确认是否骨折以及骨折部位,确诊为鼻骨骨折的需住院进行复位治疗。

提醒

鼻骨骨折应在受伤后2-3小时内进行处理,一般不宜超过14天,否则容易发生畸形愈合;鼻出血则视出血量而定,一次大量出血未能止血可以引起休克的症状,而反复多次少量出血则可引起贫血。

游泳和跳水:鼻子呛水引起中耳炎和鼻窦炎

一般游泳的地方水质较差,含有大量细菌,跳水和游泳姿势不对引起呛水,水通过鼻咽腔的咽鼓管进入耳朵造成细菌感染,容易引起鼻窦炎和中耳炎,该情况多发于儿童。

症状和治疗

发生鼻窦炎,患者会出现流脓鼻涕、头晕、头疼、鼻塞等症状,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但感冒多能在一周以内痊愈。一般的急性鼻窦炎治疗以消炎与冲洗为主,尽早治疗能够防止发生并发症(如中耳炎)或转为慢性鼻窦炎。中耳炎则会因炎症阻塞咽鼓管,几天之内引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耳镜检查可观察中耳炎病人有无鼓膜穿孔,听力检查可明确病人听力损失情况;一般可通过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用鼻腔收敛药物,使咽鼓管通畅)。

提醒

在上呼吸道发生感染,如感冒、慢性鼻炎或者本身有鼻窦炎、中耳炎的患者患病或治疗康复期间,不宜游泳和跳水。游泳的时候最好准备好鼻夹、耳塞等防护工具,能有效降低因呛水引起鼻窦炎和中耳炎的风险。

新潮运动项目一:拳击训练前需做鼻中隔矫正

拳击是近年年轻人中一种相当新潮的运动健身项目,但对此董玉礼提醒,一般拳击运动员在进行正式训练前先要检查鼻中隔,如果存在鼻中隔偏曲的情况,就要做鼻中隔矫正,防止运动过程中被撞击至鼻骨骨折时发生鼻中隔穿孔。

症状和治疗

鼻中隔穿孔,患者常感觉鼻腔干燥、头疼、鼻出血并伴有脓痂形成,必须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对穿孔部位进行修补。

新潮运动项目二:潜水过深缺少防护会损伤耳膜

耳膜穿孔常见于硬物损伤如掏耳、外耳道异物等,但董玉礼提醒,高台跳水或潜水至水底8-10米以下,人的耳膜会因水压太大而受到损伤。

症状和治疗

因水压引起耳膜破裂,当时会立刻产生耳痛、听力减退并伴有耳鸣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外耳道出血及耳内闷塞感,此时应立即到耳鼻喉科检查耳膜及听力情况,清除外耳道内存留的异物并消毒外耳道及耳廓,防止感染。

绝大多数外伤性耳膜穿孔都能在一个月左右自愈,但穿孔较大且不能自愈的情况三个月后可进行耳膜修补。

提醒

耳膜破裂以后不能进行外耳道冲洗和滴药,而且在穿孔愈合前禁止再次游泳或有水入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