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氯胺酮使用说明书
发布于 2025/02/03 13:44
发布于 2025/02/03 13:44
艾司氯胺酮是一种用于麻醉和镇痛的药物,主要用于手术麻醉、疼痛管理以及抑郁症治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NMDA受体,产生快速且强效的麻醉和抗抑郁效果。使用艾司氯胺酮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
1、艾司酮胺的作用机制
艾司氯胺酮通过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NMDA受体,抑制谷氨酸的兴奋性作用,从而产生麻醉和镇痛效果。它还能快速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系统,改善情绪,因此在抑郁症治疗中也有应用。由于其起效快、作用强,常用于急诊手术或难治性疼痛的管理。
2、艾司氯胺酮的适应症
艾司氯胺酮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手术麻醉:适用于短时间手术或需要快速麻醉的情况。
疼痛管理:用于急性疼痛或慢性疼痛的短期缓解,如术后疼痛或癌症疼痛。
抑郁症治疗:针对难治性抑郁症,尤其是对其他抗抑郁药物无效的患者。
3、艾司氯胺酮的使用方法
艾司氯胺酮通常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病情调整。
麻醉剂量:一般为0.5-2mg/kg,静脉注射后1-2分钟内起效。
镇痛剂量:0.1-0.5mg/kg,可根据疼痛程度调整。
抑郁症治疗:通常采用低剂量静脉注射,每周1-2次,持续数周。
4、艾司氯胺酮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艾司氯胺酮可能引起幻觉、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或耐受性。使用时应避免与酒精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合用,以免加重副作用。孕妇、哺乳期女性及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慎用。
5、艾司氯胺酮的替代方案
对于不适合使用艾司氯胺酮的患者,可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麻醉替代:丙泊酚、七氟醚等。
镇痛替代:阿片类药物如吗啡、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
抑郁症替代: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心理治疗等。
艾司氯胺酮是一种强效且多用途的药物,但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对于长期使用或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选择更适合的替代药物或治疗方法。
上一篇 : 吃中药多久后可以吃鱼
下一篇 :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的介绍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