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什么病?
发布于 2025/01/10 05:23
发布于 2025/01/10 05:23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如母婴传播、性接触、共用注射器等。感染后,病毒会攻击肝细胞,导致肝脏炎症。急性乙型肝炎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黄疸等症状,多数患者可在6个月内自愈。慢性乙型肝炎则可能持续数年甚至终身,症状较轻但长期损害肝脏功能。慢性感染者的肝脏可能逐渐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液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DNA等指标。
预防乙型肝炎的关键是接种乙肝疫苗,尤其是新生儿和高风险人群。对于已感染者,定期监测肝功能至关重要。治疗方面,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饮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保护肝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就医,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和肝功能监测,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上一篇 : 胆总管结石取石后胆管扩张怎么治疗
下一篇 : 呼吸音粗怎么回事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