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季节防止“病从口入” 变质食物煮透也有毒

发布于 2014/08/08 13:54

夏季气温高,食物极易变质,有些人认为只要把食物煮熟、煮透吃,就不会发生食物中毒。其实有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如黄曲霉),即使煮熟、煮透也很难分解掉已产生的毒素,吃了也会导致呕吐和腹泻。

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合适的温、湿度及营养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霉菌在气温20℃~28℃、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下容易生长。当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含淀粉及水分较多的食品(如牛奶和奶制品、肉、蛋等),在温度条件适宜时,经8~10小时即可产生相当数量的肠毒素。肠毒素可耐受100℃煮沸30分钟而不被破坏,它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是呕吐和腹泻。霉菌主要生长在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玉米等食品原料上,特别是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很强的致癌物,在高温下也很难分解,一般的清洗、烧煮不能清除,可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以及使体内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等。因此可以看出,如果食物被上述致病菌污染且已产生毒素,即使煮熟、煮透也会发生食物中毒。

因此,在酷暑季节,一定要防止“病从口入”。家里的食物如蛋糕、牛奶、肉、蛋等易腐败变质的食物一定要及时冷藏;粮食、面粉、干香菇、木耳、笋干、坚果、海米等干制品一定要密封保存,防止受潮,或放入冰箱等低温保存,可以减缓霉菌繁殖。一旦发现食物变质、霉变,坚决不能食用,否则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