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访谈

刘丽宏:基本药物可满足基本医疗需求

【对话背景】2009年8月,国务院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2013年2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医改”成果,国务院发布《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加强基本药物使用和监管,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这些举措旨在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转变“以药养医”机制,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优化整合,维护人民...

对话背景】

2009年8月,国务院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

2013年2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医改”成果,国务院发布《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加强基本药物使用和监管,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这些举措旨在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转变“以药养医”机制,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优化整合,维护人民健康,体现社会公平,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推动卫生事业发展。

如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推行四年,效果如何?对百姓用药习惯都有哪些影响?带着诸多问题,我们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任刘丽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任刘丽宏接受新华健康专访

主持人:刘主任,您好!我们知道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推行四年了。但网友首先还是想了解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

刘丽宏:百姓包括医务人员在治疗上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用新药、特药、贵药会有效。其实国家基本药物是针对这个观念来说的。另外,基本药物制度最早并不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国外就在推行这样一种制度。而基本药物的确定是要经过很多专家的评定。总体上我们对它有这样一个定义:基本药物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药物。

我举个例子,肺癌有时候会出现骨转移的情况,之后会疼痛。对于癌症的病人,他会有三阶梯的镇痛,可以选择吗啡治疗。吗啡既能控制你的病症,花费又不算太高,同时也是国家认可的基本药物。但是现在市场上新上市的一种药物叫唑来磷酸。这个药物也能减轻转移性骨癌所引起的疼痛。但是唑来磷酸的药费要比吗啡贵得多。

主持人:唑来磷酸是国家基本药物吗?效果和吗啡相比如何?

刘丽宏:唑来磷酸不是国家基本药物。但效果和吗啡基本上差不多。一般认为,唑来磷酸因为是一个新上市的药物,人们的趋向性会觉得应该是越新越好。实际上吗啡的止疼效果是很好的。

还有一些降压的药物,比如氨氯地平是一个降压的钙拮抗剂。还有一种叫缬沙坦,这两个是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正常情况下,治疗时可以同时服用这两种药,但现在有的药企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他们会把这两种药物做成一个复方,吃一片药就能起到两种药的效果。但是它已经不止满足基本治疗的需求,这属于更高层次的治疗了,价格也会更贵。因此就不属于基本药物了。

我们说国家基本药物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药物。此外,剂型应该是适宜的。比如说有的基本药物本来是口服的片剂,这没有问题。现在很多就把药物做成缓释制剂或分散片,这样就会造成价格更高。

主持人:但不管怎样,基本药物都是有效的?

刘丽宏:肯定有效。基本药物的前提一定是安全有效的。这是治疗的首要需求。同时价格也合理,可以保证供应,公众能够公平的获得基本药物。并不是说某种基本药物我到三甲医院可以买到,但在社区医院就买不到。普及性会比较好。这样一些药物我们就把它定位到基本药物。

主持人:我听说基本药物制度还会涉及到一些采购的环节,是这样吗?

刘丽宏:对。在采购上面,为了使基本药物的价格更低,体现价格合理,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其他方面的加价,所以基本上属于“统一招标,集中配送”,实施的是“零差价”,这样受众面是比较广的。而且医保报销比例要高于非基本药物,也能使百姓自付的比例会少一些。这也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举措之一。像我们国家在“十二五”中提出医保的几大改造体系,其中就有一个是推行基本药物目录,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使用基本药物时受益。

主持人:哪些层面的支持对于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和实施有帮助?

刘丽宏:对于基本药物制度而言,国家政策层面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说会制定多少种基本药物,会使基本药物价格降低到何种程度,医保会给予多少支持,会让多少人受益等等。

基本药物种类确定的时候,专家评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直接关系到疗效是不是确切,临床是不是认可,不良反应是不是多等等。之前会开一个很大规模的专家评议会。

主持人:基本药物是怎样遴选出来的?

刘丽宏:通过各个医院遴选的专家,有临床、管理、医保、药学等方面的专家,大家共同来开会探讨、投票、选择。应该说经过专家认可的药物,才会作为基本药物进行上报。所以说基本药物的可靠性是比较好的。

在采购和供应方面,实行 “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药品零差价”。在后期使用的环节上,还会有一个效果评估。总之会有一整套流程和评价体系。

主持人:您怎么看新的基本药物目录?

刘丽宏:对于新的基本药物目录,我觉得国家是更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虑整体结构和品种。现在已经有520种基本药物,增加了好多不错的品种,连降压药缬沙坦都作为基本药物来使用了,这样就能满足社区的基本医疗。

主持人:为何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大概每三年调整一次,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刘丽宏:这是多方面的考虑。比如患者、医疗的需求,疾病谱的变化等等。比如现在肿瘤的病人越来越多,所以这次新版基本药物目录中,也增加了抗肿瘤的基本药物。

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假如十年不换,那也不合适。实际上十年中,国家的经济也有变化。如果我们的支持力度能够更大的话,我们为什么不扩大一些品种呢?

主持人:可能百姓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基本药物。

刘丽宏:这和国家财力有关。另一方面,公众对治疗的理念也需要提升。我觉得我国人群对于健康的维护,除了要依靠药物,还要保健知识的普及,有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可能很多人在一边服用降压降脂的药物,一边还大鱼大肉地吃饭。人们不能将寿命的期望完全放在医疗上,自身也要注意。

主持人:2013年新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对医院管理也提出很高要求。医院如何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管理?

刘丽宏:实际上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后,会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有医生去使用,让这个制度能实施。对于三级医院来说,基本药物销售额要占到25%~30%。有了这个限制,医院在合理用药的管理上也有了一个抓手。医生也可以把自己的心情放平静,不会总想着给患者开更贵更新的药。

主持人:医院在提供优质诊疗的服务时,如何保证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呢?

刘丽宏:首先,我们在设置全院药品目录时,就充分考虑了基本药物。在遴选药物时,如果这个药物是基本药物,医生一般不会有同类型的其他药用,这样他就只能选择基本药物;其次,我们有一个良好的临床药师团队。这个团队会监控整个用药的过程,来进行处方和医嘱的点评。并且整体纳入考核。对于一些选药不合理的情况,我们通过讲评来纠正,也会“奖罚分明”。这些措施可以规范医生医疗和开处方的行为。

我们医院也正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DRGS),规范并保证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

主持人: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医院医生的收入是否有变化?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时,医院会有激励医生的具体措施吗?

刘丽宏:我们医院实行了“医药分开”的政策。药品没有加成。我们是通过医事服务费来平移转换药品加成。所以我们医院的医生收入和药品金额是没有关系的。

但医生如果按照临床路径管理(DRGS)去用药,没有被点评的不合理的处方,并且完成目标,我们每个月都会给医生一定奖励。

主持人:您觉得现行的基本药物制度能满足基层百姓的用药需求吗?一些省市进行了基本药物增补扩容,您认为能解决问题吗?

刘丽宏:虽然我不太了解基层,但我觉得国家肯定是在努力改变现状。只要是在财政能承受的情况下,它(基本药物)的增补扩容是有帮助的。毕竟经过一系列的把关,质量能保证,价格也可以稳定。另外,对于基本药物来说,它可以规范生产企业。比如说一旦招标成功,生产企业必须要保证供应,不能出现断货的情况。

主持人:从医院的角度上看,您觉得基本药物制度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有什么更好的措施可以完善这个制度?

刘丽宏:对于基本药物在我们医院的实施,作为药学部门,我们一直是强力推动的。在医院药品目录上,所有的基本药物,我们都做了一个标识。这样医生在开药时,他就能知道该药是否是基本药物。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也做了全程监控,来规范开处方的行为。如果发现问题,我们会一块讨论,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主持人: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实施近四年。从您的角度看,这个制度对百姓用药都有哪些影响?

刘丽宏: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让百姓用上放心药和合理价格的药。这样的制度已经收到了一些成效。基层百姓得以受益。

现在我觉得虽然做得不错,但还需要加强。比如国家应建立对制度实施环节的监控并进行有效管理等等。我所说的全程监管不止是医疗机构,还包括生产、采购、供应等环节,都要进行有效监管。

另外,推动基本药物制度还可以改变大型医疗机构的患者结构。比如如果基层用药品种比较齐全,患者又是常年病、慢性病,完全可以到基层医院开药就行了。病人可以下移,减轻三甲医院的压力。这样我们也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防治上。

主持人:在这方面,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有沟通吗?

刘丽宏:我们朝阳医院建立了“朝阳医疗联盟”。社区医院、二级医院都在这个联盟里。所以我们的沟通是比较多的。病情轻微的患者可以到社区医院,社区医院的重症病人也可转到我们这里。

这样就特别需要基层的用药目录能与我们的目录相配合。比如在我们这看完病用了某个药,一到基层没有药了。那也不行。同时这也间接促使我们的医生在治疗的时候不用特新的药。因为使用特新的药,患者也无法往社区医院转。医生还是要开对患者有用的药。

主持人:在这个问题上,您对百姓有哪些期待?

刘丽宏:我希望百姓有一个健康管理的概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医疗的认识,人们还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明明拍个胸片就能解决的事情,非得做个核磁,这没必要。应该减少过度医疗、过度用药。百姓的急切心情我们都理解,但还是应该尽量心态平静一些。

主持人:我国要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您认为那时我国百姓的用药习惯是否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刘丽宏:希望可以发生改变。我们医院会和有关部门保持一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把药物中该挤的水分都挤掉。这就需要国家医疗政策等多方面支持。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四年来,给百姓和国家带来了不少好处。首先,通过招标,药品价格降低了。基本上纳入了城镇医疗保险、新农合等等。保险比例是比较大的,这样患者的自费比例就比较小了。其次,相对来讲,因为已经有了专家的遴选,基本药物也更加安全。再有,基本药物的实施,也避免了一些药物的滥用。使用基本药物,会让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减少,这也会给我们国家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

我也有个愿望,希望到2020年,百姓到处都能买到药。患者在社区就能买到药的话,就没有必要到三甲医院排长队去开药了。

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长按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 求医更省时省心

专家观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