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乙肝疫苗后不良反应
发布于 2025/02/03 15:53
发布于 2025/02/03 15:53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轻度不良反应,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极少数情况下需要医疗干预。常见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发热和乏力,严重反应如过敏反应罕见但需及时就医。
注射部位疼痛是乙肝疫苗接种后最常见的反应,一般在接种后几小时内出现,持续1-2天。部分人可能伴有红肿或硬结,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通过冷敷缓解不适。发热也是常见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体温通常不超过38.5℃,可通过多喝水、适当休息缓解,体温较高时可使用退烧药。乏力、头晕等症状多为短暂性,可能与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应答有关,保持充足休息即可缓解。
乙肝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包括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接种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出现,需要立即就医。若出现皮疹、喉咙肿胀或胸闷等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或前往急诊。对于有过敏史或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接种前应告知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接种前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避免在感冒或发热期间接种。接种后建议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情况。多喝水、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降低不适感。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咨询。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微且短暂。通过适当的护理和观察,可以降低不适感并确保接种安全。对于任何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确保健康安全。
上一篇 : 肺结核生活上注意什么
下一篇 : 颧部褐青色痣的高发人群是哪些人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