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了局部肿胀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2/04 11:20
发布于 2025/02/04 11:20
骨折后局部肿胀是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骨折导致组织损伤和血管破裂引发炎症反应。处理方法包括及时就医、冷敷、抬高患肢、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1、及时就医
骨折后肿胀伴随剧烈疼痛、畸形或活动受限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X光或CT检查确认骨折部位和程度,并根据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常用石膏固定或夹板固定,手术则包括内固定术、外固定术或骨板螺钉固定。
2、冷敷
骨折后24-48小时内,冷敷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使用冰袋或冷敷包裹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
3、抬高患肢
抬高患肢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少局部充血和肿胀。将受伤的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可使用枕头或毯子辅助支撑。尽量避免长时间下垂或活动。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肿胀和疼痛。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以减轻炎症和疼痛,还可以使用消肿药如七叶皂苷钠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用药膏如扶他林软膏也有一定效果。
5、物理治疗
在骨折恢复的中后期,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促进功能恢复。方法包括超声波治疗、低频电疗和热敷治疗。康复训练如轻微活动、关节活动和肌肉拉伸也能加速恢复。
骨折后局部肿胀是常见现象,及时处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就医检查是首要步骤,冷敷、抬高患肢和药物治疗是急性期的关键措施。在恢复期,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够进一步减轻肿胀并恢复功能。遵循医嘱,合理护理,能够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风险。
上一篇 : 切除胃息肉几天可以正常吃饭
下一篇 : 男性做CT后多久可以怀孕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