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期盼中,酝酿了7年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终于破局。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透露,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获通过,这也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将进行改革。多名专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会在明年公布,方案将涉及一系列细节问题,如国家财政如何支撑、“补齐欠账”即如何补齐公务员此前“欠缴”的养老金账户、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标准怎样跟企业对接等。
问题1 地方政府如何负担改革成本?
改革成本谁来买单?是地方财政还是中央财政?专家表示,经过测算,改革成本可能相当于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如果由地方财力负担所有改革成本,很可能造成“有钱执行,没钱就难以执行”这个局面。
“改革成本中仅补缴养老金账户这一项,就是一个数目可观的数字,全国在职公务员数量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人,3700多万人补缴养老金,这需要多少钱?”河南一中部城市发改系统公务员徐汇对新京报记者说。
社科院经济系博士研究生陆明涛去年12月发表了《中国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改革的成本测算》论文。他对新京报记者说,经过测算,改革成本可能相当于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
陆明涛说,假定2010年及以前退休的人员仍然采用原有的退休金制度,2010年后的退休人员完全执行企业退休标准,则政府机关公务员补缴养老金约需3.9万亿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补缴约需5.2万亿元,共计约9.1万亿元。而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约8.31万亿元。
徐汇认为,如此高昂的改革成本,中央财力尚有压力,地方财力更无力负担,“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可以。可像我们这样的地区,地方财政很不富裕,补缴养老金账户肯定承担不了”。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思路很明确,“全国范围同步”意味着不会由地方财力负担全部改革成本,“如果由地方财力负担改革成本,那么极有可能导致一个结果,有钱执行,没钱就难以执行”。
苏海南强调,短期内改革可能会损害部分人的经济利益,但长远来看全民受益。3700万人的养老金改革成本虽然高昂,但放到几亿人的养老金大池子里,风险分担能力会增强。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表示,本次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是“顶层设计”全国一盘棋,“中央转移支付会解决改革成本问题”。
问题2 并轨后公务员落差如何弥补?
目前公务员的养老金可拿到退休前工资的80%,而城镇职工只能拿到一半。眼下基层公务员群体最关注的就是养老标准究竟怎样跟企业对接,按“企业标准养老”后,“经济损失”会达到多少?
“公务员养老金的替代率(指退休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很高,对基层公务员来说这很有吸引力”,徐汇说。
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市职工的社会平均月工资为4672元,按现行的养老金缴费方式,如果按缴费30年计算,每月的养老金也只有1794元。而当年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的平均月退休金为4000元至5000元,约相当于退休前工资水平的80%。
但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却一直下降。2012年数据显示,养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此后一直下降,2011年为50.3%。
徐汇担心“企业标准养老”后损失太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表明‘就低’,新标准会向企业看齐”。
从“五个同步”中,张明分析出涨工资“信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这应该就是要涨工资,这两天不少媒体也报道说,预计公务员要普涨工资,通过涨工资弥补改革带来的利益损失”。
“所谓的公务员普涨工资是误读,片面理解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思路”,苏海南对新京报记者说,近两年关于调整公务员工资的呼声很高,之所以公务员工资改革迟迟没有推行,就源于养老金双轨制这一影响公平的“病根”未除,“第一步是养老金制度改革,先实现‘退休公平’,接下来才是公务员工资改革”。
苏海南强调,改革后公务员的新养老标准,并不会低于原标准,“个人账户加上职业年金,新养老金标准的整体替代率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因为这样才能破除改革阻力,公务员群体乐于接受”。
问题3 如何避免职业年金变“隐性双轨制”?
有媒体发表评论,认为“一般企业不会给员工购买职业年金,而公务员不同,政府机关给公务员购买职业年金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一旦坐实企业年金,意味着公务员养老金和城镇职工并轨,连名义的都算不上,实则形成新的隐性双轨制”。
徐汇注意到,23日以来,不断出现对职业年金的质疑声,“网上这方面的讨论很集中,认为‘五个同步’中‘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是制造新的不平等”。他担心,此类讨论会影响到职业年金的制度设计。
短短两天之间,一些社区网站出现了“现就给公务员交职业年金,是在制造新的不公平”等“主题帖”,跟帖网友百余人。有的提出“请问企业的年金,有几个私企会给员工交。这是在搞障眼法”;有的声称,“在大多数企业未建立职业年金前,公务员也不应拥有职业年金,因为管理失责”;有的表示,“如果不统一适用于劳动法,不统一并且真正落实包括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实际替代率,就不能在制度和起点做到公平,其结果就可能是换汤不换药”。
“企业也有企业年金,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来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在这方面是平等的”,郑秉文对新京报记者说,迄今为止企业年金已经推行了20余年,但由于种种原因,普及度不太高,目前全国大约有7.5万家企业2200万名职工加入到企业年金。
苏海南认为,企业职工无需为职业年金忧心,“在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中,职业年金的制度设计至关重要,作为弥补公务员退休待遇落差的关键环节,某种程度上决定改革成败。企业职工应该看到,毕竟我国迈出了养老金并轨这一步。职业年金一方面可以弥补改革后公务员的待遇落差,使改革前后公务员的退休收入水平大致相当;另一方面也会同时‘抬高’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待遇标准”。
上一篇 : 北京居民明起可喝上长江水 符合饮用水标准
下一篇 : 关注员工健康 京总工会购买心理辅导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