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2/05 09:01

感染性贫血是由于慢性或急性感染引发的贫血,主要原因是炎症反应抑制了红细胞的生成和缩短了其寿命。治疗需针对感染和贫血双管齐下。

1、感染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骨髓炎或急性感染如败血症,会通过炎症因子如IL-6、TNF-α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同时炎症状态会加速红细胞破坏,导致贫血。感染性贫血常表现为轻至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但铁代谢异常,血清铁降低,铁蛋白升高。

2、感染性贫血的诊断。通过血常规、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等检查可明确贫血类型。感染性贫血的特点包括低血清铁、正常或升高的铁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诊断时需排除其他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

3、感染性贫血的治疗方法。首要治疗是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消除感染源。对于贫血,可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刺激骨髓造血,或短期使用铁剂和维生素B12、叶酸辅助治疗。饮食上增加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菠菜,有助于改善贫血。

4、预防感染性贫血的措施。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感染风险,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慢性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减少感染机会。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助于预防贫血。

感染性贫血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感染和改善贫血状态。通过合理用药、饮食调整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管理这一疾病,恢复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