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1/08 08:33

胃食道逆流是指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到食道,引起不适或损伤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问题。这种情况通常与食道下括约肌功能失调有关,导致胃酸“逆流而上”,刺激食道黏膜,引发烧心、反酸等症状。

食道和胃之间有一个叫做“食道下括约肌”的肌肉环,它的作用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道。正常情况下,这个肌肉环会紧密闭合,只有在吞咽时才会放松。但如果它变得松弛或功能减弱,胃酸就容易“溜”进食道,造成逆流。长期反复的逆流可能引发食道炎症,甚至增加食道癌的风险。

胃食道逆流的症状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烧心,感觉胸口有灼热感,尤其是在饭后或躺下时更明显。有些人还会感到反酸,嘴里有酸味,甚至出现咳嗽、喉咙痛等非典型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因饮食、压力或生活习惯而加重。比如,吃得过饱、吃太多油腻或辛辣食物、喝咖啡或酒精饮料,都可能让逆流更频繁。

想要缓解胃食道逆流,可以从调整生活习惯入手。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高脂肪、辛辣或酸性食物,减少咖啡、酒精和碳酸饮料的摄入。饭后不要立即躺下,最好等2-3小时再休息。睡觉时可以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减少逆流。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药物或进一步检查来帮助控制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