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咯血的5大处理原则

发布于 2025/01/11 06:03

大咯血是一种严重的症状,需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稳定生命体征、明确病因及后续治疗。

大咯血通常指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500毫升,可能由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栓塞等疾病引起。处理大咯血的首要目标是防止窒息和失血性休克。患者应保持侧卧位或头低脚高位,避免血液流入健侧肺部,同时清除口腔内的血块,确保呼吸道通畅。若患者意识清醒,可鼓励其轻轻咳嗽以排出积血;若意识不清,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控制出血是第二关键步骤,可通过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垂体后叶素等,必要时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或手术止血。稳定生命体征包括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时补充液体或输血以维持循环稳定。明确病因需通过胸部CT、支气管镜等检查,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预防大咯血的关键在于控制基础疾病。肺结核患者需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支气管扩张患者应避免感染,肺癌患者需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咳嗽、过度用力或情绪激动,戒烟限酒,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若出现咯血症状,尤其是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或拖延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