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理学基础
发布于 2025/02/07 13:43 环球网
发布于 2025/02/07 13:43 环球网
强心苷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其药理学基础主要在于抑制钠钾ATP酶,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改善心功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洋地黄毒苷和去乙酰毛花苷常用于临床。
1、强心苷的药理作用机制
强心苷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减少钠离子外流,增加细胞内钠离子浓度。这导致钠钙交换体活动增强,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强心苷还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
2、强心苷的临床应用
地高辛是强心苷类药物的代表,常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洋地黄毒苷和去乙酰毛花苷则多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短期治疗。这些药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避免毒性反应。
3、强心苷的注意事项
使用强心苷时需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过量导致中毒。常见毒性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低钾血症、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慎用。
4、其他辅助治疗
除药物治疗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还需注意饮食控制,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2克以下。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心理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强心苷类药物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结合饮食、运动等综合干预措施,才能取得最佳疗效。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有效。
上一篇 : 男人不能生育怎么回事
下一篇 : 乳腺癌一般怎么转移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