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待机族”:“慢就业”的理性与无奈

发布于 2017/08/11 10:32 复禾健康

8月的招聘市场,如同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天气一样火热。虽然离毕业季已经过去近两个月,许多求职者已经拿到了自己心仪岗位的录取通知,但在招聘会上,仍然有不少毕业生穿梭在公司的展位之间……

和忙于投简历、面试的毕业生不同,有这样一群“待机族”,毕业之后,他们给自己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选择游学、做义工、实习,或者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

这样的做法被称为“慢就业”。记者采访发现,当“90后”甚至是“95后”高校毕业生成为求职季的主力军时,这样的“慢就业”概念正在逐渐被接受和实践,“慢就业”成为一种新的“冷思考”。然而,在部分被动“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对自身职业定位有偏差、所学专业与职场需求不匹配、被网络虚假信息蒙蔽而做出错误求职选择等多重隐忧也不容忽视。

毕业人数今年增30万:

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好工作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2017届毕业生黄晓倩花了3个月最终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回忆起自己的求职经历,黄晓倩说:“刚毕业的‘求职黄金季’竞争很激烈,对好的职位大家都蜂拥而上。”

“对于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并不算难,难的是找到好工作。”黄晓倩说。最终,她选择回到家乡成都就业,也是因为考虑到北京生存压力大,就业压力大,家乡成都最近几年发展很不错,对于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像黄晓倩这样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已经不足为奇。据教育部数据预估,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有795万人毕业,比去年增加约30万人。我国已连续三年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

投入职场的毕业生不但面临申请职位时的竞争,毕业之后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风险。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的今天有46.2%继续自主创业,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6.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三年内有超过一半创业者退出,对于毕业生来说,创业的风险也不容小视。

面对如此竞争,有一群人则“逆流而上”,他们选择不就业也不求学,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暂时处于“待机”状态。一项针对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中,有1.6%选择“不求学不求职”,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也有3.1%选择成为“待机族”。

拒绝“啃老”“颓废”

“慢就业”折射多样化就业心态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慢就业”正在年轻人中成为一种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社会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部分家庭的父母选择不给孩子施加就业压力,社会上“毕业马上就业”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这给“慢就业”提供了土壤。

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魏奇也是一名“90后”大学生的家长。他认为,“慢就业”不等同于“啃老”“颓废”,而是表达了现在年轻人更加理性选择职业、渴望全面了解社会的意愿。“年轻一代毕业生中的不少人已经不再把毕业挣钱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眼光更加长远,选择利用毕业后的几个月到一年广泛地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规划都更加清晰。”魏奇说。

浙江理工大学讲师闫肃告诉记者,年轻人之所以给社会造成“慢就业”的印象,是因为很多在老一辈人眼里算不上“正式”的工作,事实上却为年轻人就业提供了新渠道。开淘宝店铺、做代购、当主播……这样没有固定收入的职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这些工作能够让一些学生自食其力,但是给人造成的主观印象就是学生没有就业。

“创业大潮兴起,很多学生从读书时就开始凭借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网络上开展个人业务、接单子,比如商业插画师、私人摄影师等非常独立又自由的职业,一些学生能够以此为生,所以毕业后并不急于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闫肃说,“自由职业的特征非常符合一些‘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主观爱好,自由,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办公地点,灵活性非常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表示,“慢就业”大多适用于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他们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希望能够尝试更多可能性,拥有更丰富的阅历。但是王磊也表示,“慢就业”不宜时间过长。未经选择地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可能为自己的简历带来“反效果”。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永生说,自己所教的学生中间,这种“慢就业”的趋势正在扩大。“影响就业决策的因素中,薪酬水平、发展机会、个人追求、职业规划对于现在的毕业生来说同等重要,需要谨慎思考和判断。社会环境能够包容部分学生‘不着急上班’的行为,是社会进步和包容度提高的表现。”

王志芳几年前创建了自己的创业公司“暖物志”。总结自己的职业经历,她也认为“慢就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国外学生毕业之后都会有‘间隔年’的习惯,花时间旅游、投入社区工作、实习,也是明确自己未来方向的过程。”

“我曾在大公司工作多年,又出来创业,这段经历让我感觉,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其实差距很大,职场生活和自己的预期也有巨大反差。这个时候没有一个‘缓冲期’去认真思考与分析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会带来职业发展不符合预期的‘落差感’。”王志芳说,“在学校时,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当年的决定完全是‘随大流’的选择。如果从一开始有几个月时间思考,我认为会更好。”

定位偏差、专业脱节、上当受骗:

被动“慢就业”存多重隐忧

记者采访发现,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希望自己能有至少数个月时间充实自己、规划未来之外,还有部分毕业生由于计划在未来参加公务员考试、出国读书而暂缓就业。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毕业生的“慢就业”行为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今年,闫肃参与了学校部分大学生就业和档案派遣工作,他发现,有人暂缓就业或者选择不就业,是因为参加公务员考试或出国深造的需要。“但是也有不少同学无法就业,是因为对就业困难预判不足,或对自身职业定位有偏差造成的。”

造成部分学生暂缓就业的还有专业之间的“冷热不均”。《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全国总体而言,以本科毕业生为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广受招聘市场欢迎的专业,而音乐表演、美术学等专业则同样连续三年成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

“‘慢就业’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问题是,有些专业设置和如今的职场需求不匹配,许多专业设置陈旧,不利于毕业生的长期发展。”魏奇说,“除了社会对‘慢就业’需要更多宽容,许多学校应该及时评估专业、更新教学内容、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和能力塑造,减少被动的‘慢就业’发生。”

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为被网络虚假信息蒙蔽、做出错误求职选择而被迫“慢就业”。记者采访发现,国内招聘市场乱象丛生,有部分学生反映,大量的诈骗公司在网站、手机应用软件上招聘应届毕业生。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马上得到工作的心情急迫,非常容易因为上当受骗而延缓就业进程。

“慢就业”的隐忧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长期的“慢就业”还可能养成求职惰性。生活在浙江的吴悠称自己是最早的一批“90后”,在她眼里,“慢就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毕业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吴悠说,“但是不着急就业不应该等同于不就业。”

“如今身边发展得比较好的同学,多数不是选择毕业就‘待定’的同学,而是那些在毕业前已经做好规划,并且立刻付诸行动的人。”吴悠说,“未来的道路一定是在实践中走出来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