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为什么要坚持抗凝
发布于 2025/01/08 05:15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25/01/08 05:15 复禾健康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坚持抗凝是为了防止血栓形成,避免严重并发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将病变的瓣膜替换为人工瓣膜,而人工瓣膜容易引发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堵塞血管,导致脑梗、心梗等危险情况。抗凝治疗通过抑制血液凝固,降低血栓风险,是术后管理的重要环节。
人工瓣膜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两种。机械瓣耐用性强,但更容易引发血栓,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抗凝。生物瓣虽然血栓风险较低,但术后早期也需要抗凝治疗,通常持续3-6个月。抗凝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
抗凝治疗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确保药物剂量合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常用的监测指标,目标值通常在2.0-3.0之间,具体范围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如果INR过高,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过低则无法有效预防血栓。患者需要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随意调整剂量。同时,注意饮食中维生素K的摄入量,因为维生素K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
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意外受伤导致出血。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是否有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凝血功能,与医生保持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等症状,可能是血栓或出血的征兆,需立即就医。抗凝治疗是术后健康管理的关键,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上一篇 : b超能检查出什么
下一篇 : 怀孕三个月能做无痛人流手术吗,一文解析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