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样的筷子小心肝癌缠上你

发布于 2017/10/10 13:21 复禾健康

小小的一双筷子作为我们必不可少的餐具却经常被我们忽略掉它的卫生状况,如果筷子长期清洁不彻底或者存放不当都会使它沾染许许多多的致病菌及微生物,进而导致急性胃肠炎、肺炎、传染性肝炎等疾病。现如今我们在超市里可以轻易的买到竹筷子、塑料筷子、不锈钢筷子、陶瓷筷子、银筷子等,但吃饭时到底用什么材质的筷子好?不同材质的筷子哪种才健康?筷子使用超3个月则很容易诱发肝癌,那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筷子?

这点很明确!

筷子变色赶紧换

筷子用的时间越久,它身上的颜色则会因使用频率和时间的长短而发生或深或浅的变化,这种时候就一定要及时更换筷子了。筷子颜色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是暗示材质由于细菌长时间的堆积而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平时使用筷子前,一定要多注意观察,检查下筷子表面有没有附着斑点,特别是霉斑。一旦发现筷子上出现原本百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则说明筷子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不能再继续使用。

用什么筷子健康

1、最佳选择---竹筷子

在我们挑选筷子的时候,竹筷子是首选,也是最佳选择。它无毒无害,很环保,也是所有筷子中,价格最便宜的。质量好的竹筷子,遇高温也都不会变形。

2、次选----本色木制筷子

木筷子?很多筷子都是木头做的,都是木筷子,是不是都可以使用?当然不是!!!

推荐的本色的木制筷子,相反,那些涂了彩漆的木筷子,则是最不建议大家使用的。

3、最不建议大家使用----彩漆筷子

彩漆的筷子非常漂亮,造型也很多变,但恰恰是这些美丽的筷子,是我最不建议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因为涂料中的重金属,铅以及有机溶剂苯等物质,对身体会产生很多未知的隐患,影响健康。

4、别图便宜,扔掉----塑料筷子

塑料筷子,一袋20双,10块钱?听起来,看上去,很便宜啊?最主要的,颜色鲜艳,很多种选择,仅凭颜色,就可以区分主人和客人的筷子,花花绿绿的一把放在橱柜里,善心悦目。

但塑料筷子的质感比较脆,受热之后容易变形,融化,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你还愿意继续用吗?

5、别样风情的筷子----银筷子,陶瓷筷子,不锈钢筷子

银质的筷子,有着中国味道的陶瓷筷子,和近几年随着韩餐的普及,逐渐流行起来的韩国不锈钢筷子,看起来都很不错,但用起来有些重,手感不太好,尤其小孩和老人用比较费力。而且导热性强,夹食过热的食物时,容易烫到嘴唇。陶瓷筷子易碎,不禁磕碰,不建议作为常用餐具。

特别提醒

以上几种筷子的总结,仅为个人经验。还要补充的一点是,筷子最好能保证每3个月,或每半年换新一次,别以为筷子洗净就可以了,它上面的细菌也不可小觑呀。

每天饭后清洁完餐具之后,不要直接把筷子放入橱柜或抽屉,一定要充分晾干水分后,再存放,最好能放在一个通风的地方保存。

超市中出售的筷子桶,底部有一个接水槽,上面有个盖子。一定要注意,筷子未干前,不要盖盖子,还要每天清洁接水槽,否则那是一个卫生死角,很容易滋生细菌,并发霉长毛。

筷子的4点疑问

1、使用超三月会致癌?

使用较久后可能会滋生一类致癌物“黄曲霉素”

筷子会致癌?记者发现,该微博的出处来自央视的一则调查报道。央视报道称,普通筷子在使用到3-6个月时,颜色会随着使用频率变深或变浅。超期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会滋生各种霉菌,轻者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疾病。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该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一类致癌物,会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已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

为延长使用寿命,市面上销售的木质筷子表面都被刷上了一层食用漆——生漆,让筷子表面不易被细菌附着。但木质筷子使用时间过长后, 表面生漆容易脱落或破损,木屑出现松动,就给细菌滋生提供了生存空间。同时,家用筷子长期用水洗涤并集中摆放在橱柜内,导致筷子的含水量很高,为细菌繁殖提供了非常好的生长环境。

虽然黄曲霉菌多存在于霉变的谷物上,但南京市疾病防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检疫科杜科长认为:“筷子上滋生黄曲霉菌是有可能的。”在潮湿、没有阳光的环境中,菌类很容易生长,黄曲霉菌也不例外。

2、致癌物洗不掉吗?

建议每周将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时后晾干

“以前从来不知道”,筷子致癌说在网上热传后,很多网友难以相信,甚至觉得“不靠谱”。昨天,记者咨询了身边二十位市民,只有两位提出会半年左右更换一次家中使用的筷子。

潮湿会引起霉变,是不是彻底烘干就会改善情况?记者咨询了多年从事筷子生产的刘小姐,筷子的制作“不能太干或太 湿,是有一定的水分标准的。”如果过分烘干,会造成竹木材质的筷子扭曲变形。而对于寻常百姓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洗净筷子后放进筷子盒自然沥干,但难免会积存水分。同时,黄曲霉菌毒素耐热,日常生活中的烹饪温度难以实现彻底灭菌。

但南京疾控中心杜科长建议,每周将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时后,放置在空气中晾晒干燥再使用,这样还是能达到很好的消毒作用的。

3、筷子也有保质期?

实验表明半年更换一次筷子比较合适

目前超市中半数以上的筷子属竹、木材质,配有少量不锈钢筷或合金筷,而出售的8个品牌的筷子中,有4个品牌的筷子在其部分精装产品上标有“使用3~6个月为宜”或“请及时更换”的字样。对于筷子的“保质期”,刘小姐认为这种说法“也不准确”。并非过了 “保质期”筷子就会立刻变质,而是“长时间使用筷子会造成变形、发黑”。但这个半年或者三至五个月的期限提出,当前并没有准确的数据标准。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称,他曾通过实验对比得出,在同等条件下,使用时间越长的筷子,其断面检测出的细菌量越多;而半年更换一次是比较“合适”的时间节点。但记者通过查询,并未再获得其他关于筷子更换时长的准确依据或测量标准。

此前,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一次性竹筷和木筷的强制性标准,对一次性筷子的产品类型、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及运输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但直到今天,家庭常用的可重复使用筷子依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董金狮介绍,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曾在2010年提出要起草《可重复使用筷子卫生标准》,但这一标准目前也没有得到准确回应。

4、如何选择筷子?

家用筷子最好选择竹筷或涂了生漆的木筷

现在市面上除了普通的竹筷,木筷的种类也日趋繁多。在超市中,记者就看到有檀木、香木、铁线子、甘蓝豆木等不同木材制作的筷子,同时还有金属筷子,密胺筷等等。木质筷依然占据了市场的大半江山,其中由以竹质筷子较多。

家庭选筷子最好选择竹筷或者涂了一层生漆的木筷。现在很多单位食堂使用类似塑料材料的筷子,这是一种密胺材料,如果清洗干净,滋生细菌的几率较小,但要注意认准QS质量标志,谨防假冒伪劣产品。同时这类筷子不适宜用在高温条件,以防有害物质分泌。

结语:中国人的一日三餐都少不了筷子,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筷子我们在选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同时还要保证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次筷子。为了家人的健康,平时洗完筷子后一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将筷子晾干,否则筷子上非常容易滋生黄曲霉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