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这七个坏习惯要不得

发布于 2017/11/23 15:34 复禾健康

立冬已过,寒冷骤然来袭,虽说仍有秋老虎的踪影在,但是昼夜温差也变得很大,很多不注意的朋友就会在这个时间段患上感冒,一早一晚总是被冻的发抖,手脚也冰凉,变得越来越怕冷。其实除了不注意防寒保暖,还有一些坏习惯会降低一个人的抗寒能力的。下面这7个坏习惯会让你的冬天变得十分难熬。

1、不爱运动

运动时肌肉收缩可产生更多热量,中低强度运动时身体产生的热量是安静时的3~5倍,而高强度运动时身体产生的热量则是安静时的10~20倍。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热量,缓解怕冷症状。

2、吸烟

美国心脏协会会刊《循环》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吸烟会对人体血液循环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即使抽一根烟,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量明显下降。

尽早戒烟,不仅有助于解决怕冷的问题,更能防止长期吸烟导致的中风、心脏病和癌症风险增加。

3、衣物太紧

紧身衣物易导致手脚等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手脚冰凉等症状,甚至诱发冻疮。因此,当气温偏低时,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

4、爱吃素

很多人吃素后还控制主食的摄入,用果蔬代替,这样会导致人体热量不足,更不耐寒。如果习惯吃素食,应适当增加主食比例。

5、吃寒凉食物

爱吃寒凉食物,如秋冬季节吃冰激凌、喝冰水等会使身体阳气不足,导致畏寒。因此,应避免在秋冬季节吃寒凉食物,也应少吃西瓜、绿豆、鸭血等凉性食物。

6、过度节食

食物摄入人体后,一般的能量会转化为热能,用于保持体温和供人体散热。吃得太少,身体能量跟不上,会使人体气血亏欠,内脏营养不足,导致四肢寒凉。因此,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用科学方法减肥。

7、疏于保暖

缺乏保暖意识,穿着过少,会使人体代谢变缓,更容易失去热量。

夏季衣服短露、贪凉,春秋衣服过薄都会消耗体内热量,相较而言,女性身材娇小,产生热量的肌肉群更少,代谢率更低,因而更易丧失热量。当气温降低时,应及时增加衣物,减少身体通过皮肤传导、散发热量。

我们不能仗着自己年轻就不注意身体的保养,老是认为自己火力猛就不在意冬季的保暖,其实这种想法肯定是错误的,老一辈说的好,年轻的时候不注意防寒,老了就只能承受关节的疼痛。所以说从现在起改掉这些坏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在寒冷的冬季活力四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