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穿刺是检查什么的

发布于 2025/01/10 13:11

脊椎穿刺主要用于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如脑膜炎、脑炎、多发性硬化症等,通过分析脑脊液成分帮助诊断。

脊椎穿刺,也称为腰椎穿刺,是一种通过穿刺腰椎间隙获取脑脊液的医疗操作。脑脊液是围绕大脑和脊髓的透明液体,其成分变化可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脊椎穿刺常用于诊断脑膜炎、脑炎、多发性硬化症、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例如,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白细胞和蛋白质含量会显著升高,而葡萄糖水平降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脑脊液中可能出现特异性抗体。脊椎穿刺还可用于测量颅内压力,评估脑脊液循环是否正常。

进行脊椎穿刺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感染风险及腰椎解剖结构是否适合操作。穿刺过程中,患者通常采取侧卧位,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将细针插入腰椎间隙抽取脑脊液。术后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轻微不适,通常可通过平躺休息和多饮水缓解。如果出现持续头痛、发热或穿刺部位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脊椎穿刺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检查,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操作准确性和患者安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