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养生保健常识
发布于 2025/01/11 05:09 生命时报
发布于 2025/01/11 05:09 生命时报
秋天是养生的黄金季节,合理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喉咙不适、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秋季养生的核心在于“润燥”和“养肺”。中医认为,肺主气,与秋季的干燥气候相对应。干燥的空气容易损伤肺阴,导致咳嗽、口干、皮肤干痒等症状。同时,秋季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季节,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敛,此时需要注重调养,为冬季储备能量。
在饮食方面,秋季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可以多吃一些白色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莲藕等,这些食物具有润肺生津的作用。梨是秋季的“润燥之王”,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煮成梨汤,加入冰糖或蜂蜜,效果更佳。百合和银耳则适合用来煮粥或炖汤,既能滋阴润肺,又能增强免疫力。秋季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坚果,如核桃、杏仁等,它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滋润皮肤和增强体质。
除了饮食,秋季的作息和运动也需要注意。秋季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较低,容易引发感冒,因此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运动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既能增强体质,又不会过度消耗阳气。秋季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免出汗过多导致阳气外泄。
秋季养生还需要注意情绪调节。秋季万物凋零,容易让人产生“悲秋”情绪,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情绪敏感的人,更容易感到抑郁或焦虑。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秋季养生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饮食、作息、运动和情绪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调整和保养,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为冬季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如果出现持续不适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上一篇 : 胃溃疡症状怎么引起的
下一篇 : 什么是十二指肠淤积症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