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3亿,占总人口的16.7%,其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51.3%。
——这是一组截至2016年底的数据。
面对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关系到我国上亿老年人安享晚年,也是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我国养老产业还存在哪些不足?怎样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来听听相关领域的政协委员怎么说。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全国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的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900万,这对我国的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主委钱学明指出,从社会层面来看,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普遍是在经济文化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富裕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而我国在人均GDP尚未超过1万美元的情况下就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状况突出。“这将导致政府公共财政对老年事业支持不足,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的能力有限,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和制约。”钱学明说,从个体层面来看,由于我国家庭日趋小型化,传统的居家养老难以为继,加上人口流动性增强,“空巢老人”现象突出。
当前,我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公办的养老机构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民办的养老院大量闲置;一方面养老行业极缺乏医疗护理等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许多医护人员宁愿转行也不愿进入养老机构;一方面医院医疗资源十分紧张,另一方面有些公费报销的病人长期占用医院床位。
“这种现状可以理解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民众对养老需求的逐渐提高与我国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全国政协委员王欣建议,采取鼓励措施以及传统敬老养老文化宣传,让家庭成员主动承担养老服务责任,构筑起养老服务的第一道防线。此外,引导并鼓励民营养老机构专业化发展,同时推动地方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准入门槛和产品标准,吸引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养老产业,从而逐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到位、养老服务和产品充足、老年人选择空间充分”的养老服务目标。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许多委员对此建议,构建居家与社区服务相融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通力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广泛吸纳社会参与。
在钱学明看来,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模式不应被割裂开来,而应该进行一体化创新。“未来的养老模式,应当实现两个‘一体化’,即医养结合,实现医院和养老院一体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实现三种服务一体化。未来的社区形态,应统筹建设由‘深度医护区、老年公寓区、小户型住宅区、大户型住宅区’加‘公共服务核心区’组成的‘养老型城市社区’。这种灵活的、多功能的城市社区,为同时满足养老服务情感慰藉、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三大需求创造条件。”钱学明说。
为养老加上“安全阀”
为了让更多人养得起老、放心养老、健康养老,必须构建稳定的、可持续性的养老金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那么,如何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如何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吴文彦认为,啃下“老有所养”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硬骨头”,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明确的路径和安排——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健全全民参保基础数据库,建立全民参保登记常态机制。”吴文彦说,通过精准管理和精准帮扶,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激励,减轻贫困人员的参保缴费负担。在个人参保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参保人员多缴费,实现多缴多得。
除此之外,政协委员和专家们一致认为,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应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健全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说,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为养老加上“安全阀”,实现协调发展和安全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让社会保障由‘碎片化’状态回归到整体性、系统性的状态,减少社保经办机构的重复建设,通过改革逐步解决我国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相对独立、不易衔接、待遇差别较大的痛点。”
“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必须坚持‘公私要并举、公办保基本、民办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原则。政府要在保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管理好养老服务市场,纠正目前存在‘公办盲目走向高端、民办反而满足低端’的现状。”钱学明认为,养老服务保障具有多层次、差异化的基本特点。因此,针对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养老服务,在兼顾社会公平的同时,提高养老保险使用效率。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具有流动性要求高、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特点,不少政协委员和专家建议,必须合理配置资产,优化投资方式,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估、监测和应对,真正把风险管控的措施细化并落实到位。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努力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医养结合”打通“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老年人活得更有“尊严感”?近年来,“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在多地兴起,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有效结合,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培育的养老服务新方向。
“医养结合”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养”包括生活照护、精神心理、文化活动等服务。2016年,医养结合被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医养结合”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障业务多头管理、权责不明晰,统筹难度大;养老机构对接医保门槛高、有风险;医院方面缺少动力和激励政策;专业人员队伍缺乏等。
“卫生、民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应加强协同配合,按职能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一方面降低养老机构接入医保门槛,并完善相关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护理费用由护理保险基金支付。”吴文彦说。
骆沙鸣认为,医养结合是养老的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基础的服务模式。调研中,骆沙鸣对福建晋江梅岭街道晋阳社区的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站十分推崇。这家养老服务站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技术,开发应用智能终端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平台等,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提供紧急援助、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基本服务。养老服务站还为社区的高龄失能、失独老人提供智能腕表,随时测心率、计步、定位,如遇紧急情况可按键求助。
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站以社区为依托,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业智能化升级。“利用远程医疗服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扩大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和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半径,开启‘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骆沙鸣说。
上一篇 : 全球首例!再生医学治疗卵巢早衰患者诞下新生命
下一篇 : 我国首个脑肿瘤登记研究平台上线 43家单位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