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版:传染病基本被控制

发布于 2018/03/05 10:50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 董小平

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近年来显著提升,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早已退出疾病前十名,艾滋病、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得到遏制,多种新发、输入性传染病被有效控制。这一变化得益于几个方面的进步。

报告系统。过去,发现传染病病例后,先由乡报告到县,再到市和省,等国家卫生部收到报告时,可能是一个月后了。现在,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和大小医院均安装了卫生计生网络直报系统,国家卫生计生委第一时间就能发现传染病例。国家传染病防控体系由过去单一的防疫站,发展成全社会的防控网。

诊疗技术。以前,由于缺乏细菌、病毒等病原诊断技术,医生只能根据经验诊断,传染病误诊率高。近些年,核酸和分子诊断技术快速发展,诊断率显著提高。再加上抗生素、抗病毒新药的研发应用,传染病病死率得到控制。

疫苗预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不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只有5种疫苗提供公费接种。如今,15种疫苗可公费接种,肺炎、宫颈癌疫苗等可自费接种。

近年来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要完成“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锐意改革、练好内功、用好外力、做好保障,是努力的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