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再三提醒:容易患脑梗的人,常有这4大共性,早了解早受益

发布于 2025/04/11 13:33

最近有个朋友突然头晕目眩,去医院一查,竟是轻微脑梗。他才35岁,平时看着挺健康的,怎么就中招了?医生告诉他,脑梗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年轻人不知不觉中已经踩中了高危雷区。

脑梗,医学上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简单来说就是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一旦发生,轻则头晕、肢体麻木,重则偏瘫、失语,甚至危及生命。但你知道吗?脑梗并非毫无征兆,高危人群往往有4个共同特点。

1.血管“堵车”专业户:三高人群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堪称血管健康的“三大杀手”。血压长期偏高,血管壁就像被高压水枪冲刷,容易损伤;血脂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壁容易堆积“垃圾”;血糖失控,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加速动脉硬化。这三者联手,血管“堵车”风险直线上升。

2.久坐不动,血液“懒”得流动

现代人一坐就是大半天,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血液中的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长期缺乏运动,心肺功能下降,血管弹性变差,血栓形成的概率大大增加。有研究显示,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的人,脑梗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0%。

3.熬夜上瘾,血管“过劳死”

熬夜不仅伤肝,更伤血管。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波动增大,血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熬夜还会影响脂质代谢,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很多年轻人突发脑梗,往往与长期熬夜、过度疲劳有关。

4.饮食重口味,血管“压力山大”

高盐、高油、高糖饮食,是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盐分摄入过多,血压容易飙升;油炸食品和肥肉中的饱和脂肪酸,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而糖分过量,不仅导致肥胖,还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进一步损害血管。

血管喜欢的好习惯

1、每天运动30分钟,快走、游泳、骑车都不错,避免久坐。

2、饮食清淡,多吃蔬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控制盐、油、糖的摄入。

3、保证7-8小时睡眠,晚上11点前入睡,让血管充分休息。

4、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脑梗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从现在开始,改掉那些伤血管的坏习惯,别等身体亮红灯才后悔。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防梗”秘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