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这3类人抑郁症复发风险尤其高

发布于 2025/04/15 09:00

春天本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某些人来说,这个季节却像一场情绪过山车。最近门诊发现,抑郁症复发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有3类人尤其需要警惕。

1.擅自停药的人

很多人觉得“情绪好转=病好了”,就像退烧就停抗生素一样自行断药。但抑郁症的神经递质修复需要时间,突然停药会让大脑失去支撑,复发风险飙升。数据显示,擅自停药的患者半年内复发率比规范治疗者高出3倍。

为什么危险?

抗抑郁药需要4-6周才能起效,停药后效果不会立刻消失,但1-2个月内可能突然“反扑”

大脑像被突然抽走拐杖,情绪调节系统再次崩溃

2.长期高压的职场人

“996”打工人、创业老板、医护人员……这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大脑持续分泌压力激素,就像弹簧被压到极限。即使治疗后症状缓解,一旦回到高压环境,神经递质很容易再次失衡。

高危信号:

✓经常熬夜后情绪“宕机”

✓周末补觉也缓不过来的疲惫

✓对工作产生生理性厌恶(如一到公司就胃痛)

3.有家族史的女性

母亲或姐妹有抑郁症的女性,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如果再加上产后、更年期等激素波动期,复发率会更高。春季日照变化影响褪黑素分泌,这类人群的情绪更容易“触礁”。

需要警惕的细节:

月经前情绪崩溃变得频繁

对孩子的哭声异常烦躁

凌晨3-4点早醒后无法入睡

给高风险人群的防复发指南

①药物管理比吃药更重要

准备分药盒,把一周药量分装好

手机设置用药提醒,避免漏服

即使感觉良好,也要坚持复诊

②建立情绪“缓冲带”

每天留出15分钟“发呆时间”

办公桌放盆绿植,压力大时修剪枝叶

把“我必须”换成“我选择”

③身体会泄露情绪秘密

经常皱眉的人可以试试“眉心放松操”(用手指轻抚眉骨)

肩膀僵硬时做5次深呼吸,呼气时长是吸气的2倍

手边备些坚果,镁元素能缓解焦虑

抑郁症的复发不是失败,而是身体在提醒我们需要调整生活节奏。就像春天的花园需要定期修剪,情绪也需要持续养护。如果你属于高风险人群,现在就开始给自己加一层“防护罩”吧——按时复诊、合理用药、学会在压力中“偷懒”,这个春天或许会不一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