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谣言!调查发现:老年人睡觉时做好4点,或能降低心脏病风险
发布于 2025/04/15 15:36
发布于 2025/04/15 15:36
你有没有发现,家里的老人总是睡得特别早,但早上起来还是喊累?或者明明睡了很久,白天却还是昏昏沉沉?其实,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心脏健康,睡不好可能悄悄增加心脏负担。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调整几个简单的睡眠习惯,就能让心脏更“轻松”。
1.床头别放太多东西,保持呼吸顺畅
很多老人喜欢在床头堆满杂物,水杯、药瓶、书籍、纸巾盒……看似方便,实则可能影响夜间呼吸。尤其是枕头周围堆积过多物品,容易阻碍空气流通,增加呼吸阻力,甚至诱发睡眠呼吸暂停。长期缺氧会导致血压波动,加重心脏负荷。建议床头只放必要的物品,比如一杯水、一盏小夜灯,其余杂物尽量收纳到床头柜或抽屉里。
2.别穿太厚的睡衣,避免体温过高
不少老人怕冷,喜欢穿加绒加厚的睡衣睡觉,甚至盖好几层被子。但过厚的衣物会让身体难以散热,导致夜间体温偏高,影响深度睡眠。而深度睡眠不足,会干扰心脏的自主调节功能,增加心血管压力。春季气温回暖,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睡衣,避免长时间捂汗。如果怕冷,可以先用热水袋暖被窝,入睡前取出。
3.睡前2小时别喝水,减少夜间起夜
老人肾功能减退,夜尿频繁是常见问题。但频繁起夜不仅打断睡眠,还会因突然起身导致血压骤升,增加心脏负担。研究发现,夜间血压波动大的老年人,心脏病风险明显更高。建议晚餐后控制饮水量,睡前2小时尽量不喝水。如果口渴,可以小口抿一点润喉,避免大量饮水。
4.别完全平躺,试试侧卧或垫高枕头
完全平躺时,舌根容易后坠,可能阻塞气道,尤其对有打鼾习惯的老人来说更不利。稍微垫高枕头(15-20厘米)或采用侧卧位,能保持呼吸道畅通,减少缺氧风险。如果老人习惯仰睡,可以在膝盖下垫个小枕头,减轻腰部压力,让身体更放松。
给老年人的睡眠小建议
①午睡别超过30分钟,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②晚上少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
③卧室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
④如果长期失眠或夜间频繁憋醒,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睡眠是心脏的“充电时间”,尤其对老年人来说,睡得好比睡得久更重要。试试调整这些小习惯,或许能让心脏更轻松,整个人也更精神。从今晚开始,给爸妈的睡眠环境做点小改变吧!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