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私信说:"每天跑厕所五六次,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叫,该不会得肠癌了吧?"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先别急着对号入座。肠道就像人体的"第二大脑",有点小脾气很正常。但要是长期出现这些异常信号,确实该留个心眼。
一、排便习惯大变天
突然从一天一次变成一天三四次,或者好几天才解一次,这种变化持续超过两周就要注意。有人以为便秘是小事,其实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有害物质会被重新吸收。腹泻也不单纯是吃坏肚子,可能是肠道在发出求.救信号。重点观察大便形状,如果持续变细如铅笔,可能是肠道内壁出现了占位性病变。
二、便便颜色会说话
健康的大便应该是棕黄色,偶尔吃红心火龙果会出现"假警.报"。但如果排除饮食因素,持续出现黑色柏油样便或鲜红色血便,就要警惕消化道出血。肿瘤组织比较脆弱,容易破裂出血,血液经过肠道氧化就变成黑色。痔疮出血一般是鲜红色且附着在粪便表面,与肿瘤出血的位置不同。
三、无缘无故瘦下来
没有刻意减肥,一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好比突然从100斤掉到95斤,这种不明原因的消瘦要警惕。肿瘤细胞会疯狂抢夺营养,导致身体消耗过快。伴随体重下降往往还有持续性的隐隐作痛,位置多在肚脐周围或下腹部,这种疼痛不会因为排便而缓解。
观察建议
1.记录症状:用手机备忘录记下排便频率、便便性状、腹痛时间等,就医时能提供关键信息
2.检查选择:普通肠镜就能筛查大部分问题,怕疼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3.排查顺序:先做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再考虑胃肠镜,避免过度检查
4.高危人群:45岁以上、有家族史、长期便秘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春天本是万物更新的季节,肠道也需要适时"重启"。试着给餐桌添点绿色,西蓝花、菠菜这些高纤维蔬菜是肠道的天然清洁工。如果已经出现文中提到的信号,别在网上"自我诊断",三甲医院的消化内科门诊永远比搜索引擎靠谱。毕竟在健康这件事上,宁可虚惊一场,也别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