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炎治疗后应及时复查

发布于 2023/12/22 13:45

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约有3%-15%的正常妇女阴道内有滴虫,它们长期寄生于尿道、尿道旁腺、膀胱或肾盂,但并不都引发阴道炎。妊娠后由于阴道酸碱度改变,滴虫繁殖快,炎症改变加重。

病因:在妊娠期,由于阴道酸碱度的改变,寄生于泌尿生殖系统内的滴虫也随着环境的改变进行发作。而且由于阴道防御能力下降,更易发生细菌混合感染,使症状加重。临床表现孕妇患了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会感觉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或灰黄色,伴有臭味,严重者白带混有血液。

由于炎症和分泌物刺激,出现外阴瘙痒、灼热、疼痛及性交痛。炎症侵及尿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尿血等尿道刺激症状。如果妇科医生检查可见阴道及宫颈粘膜红肿,阴道分泌物可查出滴虫。但约有半数带虫者并无任何临床表现。

感染途径

滴虫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感染阴道:

1、直接传染是通过性交传播,滴虫多寄生于男性生殖道,引起尿道炎和前列腺炎等。如果丈夫有生殖系统滴虫病,可传染给妻子。

2、间接途径是指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游泳池、坐厕、衣物或者医院检查的器械而进行的传染。

防治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措施:

1、妊娠前进行妇科病普查,如发现滴虫应积极治疗。

2、尽量不要使用公共浴池、浴盆、游泳池、坐厕及衣物等,减少间接传染。

3、丈夫有滴虫者,应尽早很好治疗。

4、可用卡巴砷或滴维净等阴道栓剂,每晚睡前清洗外阴后,置入阴道深处1枚,10日为1个疗程。

5、治疗期间,防止重复感染,内裤和洗涤用的毛巾、浴巾应煮沸5-10分钟,以消灭病原菌。

阴道炎治疗后应及时复查

大家知道女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感染性疾病,由于其特殊的瘙痒,灼痛等不适,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更令女性苦恼的是,阴道炎总是犯病。引起阴道炎的病原体很多,包括细菌、病毒、原虫、念珠菌、衣原体等,临床上最常见的阴道感染主要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病,还有由滴虫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感染。

有的时候女性朋友会把内裤与袜子同洗。虽然因足癣传染而引起此病者极少,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如果引起足癣的细菌恰是白色念珠菌,那么上述做法就会造成自身传染,经常使用卫生标准不合格的卫生巾、卫生纸,或有洗盆塘的习惯,也有可能导致反犯病生此病。

女性朋友阴道炎在治疗后,应每次月经干净后去医院复查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化验,连续3次。如果此期间有1次又发现念珠菌感染迹象就不能定为治疗好,而属于犯病或再感染,需要继续治疗。所以要在症状消失后巩固一段时间。

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要了解

霉菌性阴道炎是阴道炎的一种,发病的时候往往会导致患者性交痛,给女性带来很多影响,所以了解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从根本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有重要意义。那么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都是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以下内容为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

1、使用避孕药是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部分女性使用避孕药后容易复发霉菌性阴道炎,因为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有促进霉菌生成菌丝的作用,导致霉菌进一步侵袭阴道组织。

2、过度清洁也是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清洁不当、清洁成癖是霉菌感染的隐患。频繁使用高浓度的洗液冲洗阴道,破坏了阴道本身的微环境,使平衡失调,降低阴道的自我抗菌能力,使霉菌更易入侵而引发阴道炎症疾病。

3、糖尿病是不可忽视的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低、阴道糖原含量高、pH值偏于酸性,就使女性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被霉菌伤害,出现霉菌性阴道炎。

4、怀孕也是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妊娠的时候,机体免疫力下降、性激素水平高、阴道组织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就有利于霉菌的生长。

5、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还有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不当或滥用抗生素都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为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同时,也抑制部分益菌群,而没有被抑制和外来耐药菌就会乘机大量繁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