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综合征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5/03 13:09
发布于 2025/05/03 13:09
挤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局部肢体肿胀疼痛、肌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及休克。
1、肢体肿胀:
受压肢体在解除压迫后迅速出现进行性肿胀,皮肤紧绷发亮,可伴有瘀斑或水疱。由于肌肉组织缺血坏死,细胞内钾离子、肌酸激酶等大量释放,导致局部张力急剧增高,触诊坚硬如木板,常伴随剧烈疼痛和被动牵拉痛。
2、肌红蛋白尿:
受损肌肉释放的肌红蛋白经肾脏排泄时,尿液呈酱油色或茶色,实验室检查可见尿潜血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肌红蛋白管型堵塞肾小管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关键因素,多出现在受压后24小时内。
3、肾功能衰竭:
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进行性升高,常伴有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电解质紊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肾小管坏死直接相关,严重者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4、电解质紊乱:
坏死肌肉释放大量钾离子引发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同时伴随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常超过5000U/L。
5、循环休克:
大量体液渗入受损组织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同时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湿冷等表现,需紧急液体复苏维持循环稳定。
对于疑似挤压综合征患者,应立即解除压迫并限制患肢活动,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密切监测尿量及电解质变化。早期碱化尿液可减少肌红蛋白在肾小管沉积,出现无尿或严重高钾血症时需考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恢复期应逐步进行肢体康复训练,补充优质蛋白质促进肌肉修复,定期复查肾功能及肌酸激酶水平。
上一篇 : 吃完大闸蟹可以吃柚子吗
下一篇 : 喝中药要把握服用的时间、药量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