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上的ecg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25/05/04 06:46

监护仪上的ECG指心电图监测功能,主要用于实时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评估心律、传导及心肌状态。ECG监测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心律失常识别、心肌缺血预警、药物疗效观察、术后监护及危重患者生命体征追踪五个方面。

1、心律失常识别:

ECG波形可直观显示窦性心律、房颤、室速等异常节律。通过分析P波形态、PR间期、QRS波宽度等参数,能快速识别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常见心律失常,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发室颤时,ECG监测能第一时间触发报警系统。

2、心肌缺血预警:

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0.1mV提示心肌缺血可能,T波倒置常反映心内膜下缺血。动态ECG监测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筛查价值,尤其适用于冠心病患者术后监护。当出现典型墓碑样ST段抬高时,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3、药物疗效观察:

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期间,ECG可监测QT间期变化预防尖端扭转型室速。洋地黄类药物过量时特征性ST段鱼钩样改变,能通过ECG早期发现。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心率下降幅度,是评估药物效果的重要指标。

4、术后监护应用:

心脏手术后ECG监测可及时发现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冠脉介入术后持续ST段监测能预警支架内血栓形成。起搏器植入患者需通过ECG确认起搏信号发放及夺获情况。

5、危重患者监护:

重症监护室中ECG联合血氧、血压监测构成生命体征监测基础。脓毒症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常提示病情进展,ECG变化结合乳酸水平可评估休克严重程度。多器官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对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日常使用监护仪时需确保电极片粘贴位置准确,避开骨骼突起及肌肉丰厚区域。定期更换电极片避免皮肤过敏,清洁皮肤后使用导电膏可改善信号质量。观察ECG波形时应同步关注患者临床症状,运动后出现ST段动态改变需立即就医。建议医护人员每2小时检查导联连接状态,避免误判伪差波形为心律失常。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