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近视可通过调节用眼习惯、物理疗法、药物干预、视觉训练等方式治疗。假性近视通常由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痉挛、视疲劳、光线不足等原因引起。
1、调节用眼习惯:
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每40分钟休息5-10分钟,眺望6米外景物。保持阅读距离30-35厘米,避免躺卧或晃动环境下用眼。调整电子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线匹配,夜间使用防蓝光模式。
2、物理疗法:
热敷可缓解睫状肌痉挛,每日2次用40℃左右热毛巾敷眼10分钟。眼球转动训练包括上下左右各方向缓慢转动10次,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5圈。穴位按摩选取睛明、攒竹等穴位,每个穴位按压30秒。
3、药物干预:
睫状肌麻痹剂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可解除调节痉挛,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缓解视疲劳的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改善微循环。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可减轻干眼症状。
4、视觉训练:
使用反转拍进行调节灵敏度训练,从+2.00D到-2.00D逐步切换焦距。立体视训练图可增强双眼协调能力。远近视标交替注视训练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保证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阳光可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饮食补充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及DHA的海鱼。建立视力档案定期检查,假性近视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出现视力持续下降或眼痛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