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心脏不好的,宁愿躺着不动,也别运动的时候做这几件事

发布于 2025/05/03 09:41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朋友为了心脏健康开始运动,结果反而越练越不舒服。这就像拿着灭火器往火堆里喷,火没灭掉反而越烧越旺。心脏确实需要锻炼,但有些运动方式可能适得其反。

一、运动时千万别憋气

1.力量训练时屏住呼吸是常见错误。这个动作会让胸腔压力骤增,血液回流受阻,心脏不得不更用力工作。想象一下捏住吸管喝饮料,得费多大劲。

2.建议采用"发力呼气,放松吸气"的呼吸模式。比如做俯卧撑时,撑起时呼气,下降时吸气,让呼吸像波浪一样自然流动。

3.游泳时也要注意呼吸节奏。不少初学者容易憋气游,这会让心脏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可以尝试每划臂换气一次的频率。

二、突然剧烈运动要不得

1.从静止状态直接进入高强度运动,就像冷车直接飙到120码。心脏需要逐步适应负荷,突然的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心肌缺血。

2.建议采用"10分钟原则":先做10分钟低强度热身,让心率平缓上升。快走、关节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3.运动结束后同样需要缓冲。突然停止运动可能导致血液淤积在下肢,可以慢走5分钟让身体过渡。

三、忽视身体信号最危险

1.运动时出现胸闷、头晕、恶心等不适,是身体在拉警.报。很多人误以为"坚持就是胜利",这观念要不得。

2.建议佩戴心率监测设备。普通人群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80%这个区间比较安全。

3.注意环境因素。空气污染严重时,户外运动反而会增加心脏负担。可以改为室内活动或调整运动时间。

四、空腹或饱腹运动都伤"心"

1.饿着肚子运动,身体会分解肌肉供能,心脏也得不到足够营养支持。建议运动前12小时吃些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2.刚吃完饭就运动同样不妥。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统时强行运动,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饭后建议休息3060分钟再活动。

3.注意补水。脱水状态会让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泵血负担加重。运动前中后都要小口补充水分。

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很重要。就像穿鞋,不是越贵越好,合脚才最关键。可以先从温和的八段锦、太极开始,慢慢培养运动习惯。记住,保护心脏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给身体适应的空间,它会回报你更长久的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