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与肠绞痛怎么区别 肠套叠与肠绞痛的3个区别揭晓
发布于 2025/05/06 09:41
发布于 2025/05/06 09:41
肠套叠与肠绞痛可通过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和检查结果三方面区别。肠套叠是肠道套入相邻肠管导致的机械性梗阻,肠绞痛多由肠道痉挛引发功能性腹痛。主要区别包括疼痛特征、伴随症状和影像学表现。
1、发病机制:
肠套叠属于急腹症范畴,常见于婴幼儿,因肠道蠕动异常导致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腔,形成肠梗阻。肠绞痛多为肠道平滑肌痉挛所致,常见诱因包括饮食刺激、肠道炎症或精神紧张,属于功能性胃肠病。
2、疼痛特征:
肠套叠呈阵发性绞痛伴间歇期,疼痛剧烈且进行性加重,发作时患儿常屈膝哭闹。肠绞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较轻,排便排气后可缓解,成人多见脐周或下腹部不适。
3、伴随症状:
肠套叠典型三联征为腹痛、果酱样便和腹部包块,可能伴随呕吐、发热等肠梗阻表现。肠绞痛通常无血便或包块,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冷汗、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反应。
4、影像学差异:
超声检查中肠套叠可见"同心圆"或"靶环征"特征,腹部X线可能显示肠梗阻征象。肠绞痛影像学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肠管积气或蠕动增强,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5、处理原则:
肠套叠需急诊处理,空气灌肠复位失败者需手术解除梗阻。肠绞痛以解痉止痛为主,可选用匹维溴铵、颠茄片等药物,同时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诱发痉挛。
日常需注意观察腹痛性质变化,肠绞痛患者建议采用温热饮食配合腹部按摩,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肠套叠高危人群如婴幼儿出现阵发性哭闹、血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排查。保持规律作息和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反复发作腹痛建议完善胃肠镜检查明确病因。
上一篇 : 真菌性鼻窦炎是怎么得的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