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怎么能检查出来

发布于 2025/05/07 07:50

小儿肠套叠可通过腹部超声、空气灌肠、腹部触诊、临床表现观察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确诊。

1、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快速的特点。超声下可见典型的“靶环征”或“同心圆征”,即套叠肠管形成的多层结构,准确率可达90%以上。对于疑似病例,医生会优先安排此项检查,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哭闹无法配合时。

2、空气灌肠:

空气灌肠兼具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通过肛门注入气体后在X光下观察结肠充气情况。若发现肠管呈“杯口状”充盈缺损,可明确套叠位置,同时在一定压力下可能实现肠管复位。需在专业医师操作下进行,避免肠穿孔风险。

3、腹部触诊:

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右上腹或中上腹腊肠样包块,质地韧且压痛明显。典型病例可触及右下腹空虚感(Dance征),此为近端肠管套入远端后形成的特征性表现。触诊需手法轻柔,避免加重患儿不适。

4、临床表现观察:

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是肠套叠三联征。发作期患儿常蜷缩身体,间歇期可暂时安静,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家长需记录发作频率、呕吐物性状及排便情况,这些信息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升高及血液浓缩现象,粪便潜血试验多呈阳性。这些指标虽非特异性,但能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如是否存在肠缺血或感染。严重病例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及肾功能指标。

发现患儿出现阵发性腹痛、血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进食固体食物,转运过程中保持侧卧位防止呕吐窒息。确诊后根据病情选择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恢复期给予流质饮食并逐步过渡到正常膳食,定期随访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肠套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降低部分病因导致的发病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