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4类高危人群防护指南:皮肤病、风湿、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患者必看!

发布于 2025/05/09 10:28

暴雨天空气湿度飙升,连晾了三天的袜子都能拧出水来。这种天气对健康的影响可不止是心情烦躁——皮肤开始发痒、关节隐隐作痛、胸闷气短的人突然变多,医院相关科室候诊区总是坐满人。

一、皮肤屏障脆弱人群

1.湿疹患者要警惕

持续潮湿环境会使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异常升高,就像泡发的海带一样失去防御力。建议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

2.真菌感染风险增加

脚趾缝、腹股沟等部位容易成为真菌"游乐场"。穿透气速干的衣物,运动鞋里可以撒些玉米淀粉吸收潮气。发现红斑脱屑别乱用激素药膏。

二、关节敏感人群

1.气压变化引发疼痛

雨天大气压降低会导致关节腔内压力变化,就像摇晃过的可乐瓶。可以试试热敷疼痛部位,温度不超过45℃为宜。

2.湿冷加重僵硬感

空调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更适合,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睡前用艾叶煮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

三、心血管高风险人群

1.低气压影响供氧

空气中氧分压下降时,心脏需要更卖力工作。晨练最好改到午后,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2.情绪波动要当心

阴雨天容易情绪低落,皮质醇水平升高会导致血压波动。听些轻音乐,做15分钟深呼吸练习有帮助。

四、呼吸道敏感人群

1.霉菌孢子浓度升高

暴雨后24小时是霉菌繁殖高峰期,哮喘患者尽量别整理受潮的衣物书籍。使用空气净化器要定期更换滤芯。

2.温差诱发症状

室内外温差超过7℃容易刺激呼吸道。出门前在门厅停留几分钟适应温度变化,随身带条薄围巾护住颈部。

特殊天气里,身体就像老旧的天气预报器,总比气象台更早发出警.报。这些不适其实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调整生活方式了。备好除湿盒、穿上防滑鞋、在包里多放件外套,这些小准备能让雨季过得更舒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