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传播疾病 怎么预防性传播疾病发生
发布于 2025/05/09 13:41
发布于 2025/05/09 13:41
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预防措施包括安全性行为、定期筛查、疫苗接种等。性传播疾病可能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常见类型有淋病、梅毒、艾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
正确使用避孕套可有效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避免与不明健康状况的伴侣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减少多性伴侣情况。性行为前后清洁外生殖器,但避免过度清洗破坏黏膜屏障。
有性行为人群应每年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HIV抗体检测等基础筛查。高风险人群需增加筛查频率,如男男性行为者建议每3-6个月检测。孕妇需在孕早期完成梅毒、乙肝等必查项目。
接种HPV疫苗可预防尖锐湿疣及相关癌症,推荐9-45岁人群接种。乙肝疫苗需完成三针全程接种,表面抗体阴性者需加强免疫。暴露前预防用药可降低HIV感染风险,适用于高风险人群。
确诊后应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如梅毒需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性伴侣需同步检查和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艾滋病感染者需终身接受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载量。
HIV阳性孕妇需在孕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分娩选择剖宫产。梅毒孕妇需在孕早期完成驱梅治疗,新生儿需预防性使用青霉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婴儿需在12小时内接种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保持单一性伴侣关系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避免酗酒和药物滥用导致的危险性行为。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公共场所注意防护,使用坐便器前可用消毒纸巾擦拭。出现尿道分泌物、生殖器溃疡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检查。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预防HIV感染,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 : 宫颈糜烂是怎么引起的原因
下一篇 : 结膜炎拖久了会失明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