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方法分享
发布于 2025/05/09 13:53
发布于 2025/05/09 13:53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三种方法。诊断方式包括直腿抬高试验、磁共振成像和肌电图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体格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检查者被动抬高患肢,当抬高角度小于60度时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为阳性。该试验可判断神经根受压程度,阳性率可达90%。体格检查还包括跟腱反射、膝跳反射等神经反射测试,以及下肢肌力、皮肤感觉等神经功能评估。
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及神经受压情况。CT检查能显示骨性结构变化,对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更具优势。X线平片虽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但可排除骨折、肿瘤等疾病,是基础筛查手段。
肌电图检查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可客观评估神经根受损程度。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能区分周围神经病变与神经根受压。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可评估感觉神经通路功能,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神经电生理检查与影像学结果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确坐姿,睡眠选择硬板床。急性期需卧床休息2-3天,缓解后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可进行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预防疾病复发。
上一篇 : 产妇月子里头痛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以治愈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