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可能由生理性因素、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性疾病、术后并发症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因素:
排卵期或月经期女性可能出现少量盆腔积液,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卵泡破裂后卵泡液积聚在盆腔,或经血逆流至盆腔均可导致,通常积液量少于3厘米且无伴随症状,1-2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吸收。
2、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是病理性积液的常见原因,多与细菌感染有关。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病原体上行感染可引发输卵管炎、卵巢炎,导致炎性渗出物积聚。患者常伴有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需进行抗生素治疗。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在盆腔种植可形成巧克力囊肿,破裂后陈旧性血液积聚形成积液。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及不孕,超声检查可见盆腔内混合性包块伴液性暗区。
4、肿瘤性疾病:
卵巢癌、输卵管癌等恶性肿瘤可引起血性腹腔积液转移至盆腔。肿瘤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腹膜通透性,同时淋巴回流受阻导致液体滞留。多伴有腹胀、消瘦、CA125升高等肿瘤标志物异常。
5、术后并发症:
盆腔手术后创面渗血、淋巴液漏出或感染均可导致积液。如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或输卵管结扎术后局部炎性反应,需通过超声动态观察积液量变化,必要时穿刺引流。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经期性生活以防感染。适度运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建议选择瑜伽、慢跑等低强度运动。饮食宜清淡,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限制高盐食物减少水钠潴留。出现持续下腹坠胀、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明确积液性质。绝经后女性突然出现盆腔积液需警惕肿瘤可能,建议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和肿瘤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