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可通过规律用药、适度运动、心理调适、定期监测、避免诱因等方式保养,饮食需遵循低盐高钾、优质蛋白、控制水分、增加膳食纤维、补充维生素的原则。
1、规律用药:
肺动脉高压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靶向药物,常见药物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前列环素类似物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诊评估药物疗效与副作用,若出现下肢水肿或心悸加重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2、适度运动:
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次15-30分钟,以不引发气促为度。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屏气动作及寒冷环境锻炼。运动前后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暂停活动并吸氧。
3、心理调适:
焦虑抑郁会加重心脏负荷,可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缓解压力。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取社会支持,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导致患者自我效能感降低。严重心理障碍需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4、定期监测:
每3-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六分钟步行试验评估病情进展。每日记录体重、尿量及症状变化,体重24小时内增加1公斤以上提示右心功能恶化。居家配备指夹式血氧仪监测血氧波动。
5、避免诱因: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提前接种疫苗。避免高原旅行及长时间飞行,乘机需提前申请吸氧服务。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禁用伪麻黄碱等收缩血管药物。
饮食方面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用柠檬汁、香草替代调味;选择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限制红肉;每日液体总量不超过1.5升,包括汤粥等隐性水分;增加燕麦、南瓜等膳食纤维预防便秘;补充维生素B1、D及辅酶Q10改善心肌代谢。烹饪采用蒸煮方式,避免油炸食品。可适量食用山楂、红枣等活血食材,但需避免与人参等滋补品同服影响药效。外出就餐时主动要求低盐烹饪,随身携带应急氧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