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胃疼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心理疏导、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胃痛通常由饮食不当、慢性胃炎、胃溃疡、情绪压力、器质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软烂食物。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饱,餐后适当散步促进消化。可适量饮用温热的生姜红糖水缓解胃寒型疼痛。
2、药物治疗:
针对胃酸过多可选用铝碳酸镁等抗酸剂,胃黏膜损伤可服用硫糖铝等保护剂,胃痉挛疼痛可使用山莨菪碱等解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3、中医调理:
脾胃虚寒者可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肝胃不和者可配合柴胡疏肝散等方剂调理。中医辨证施治能改善功能性胃痛,配合推拿按摩效果更佳。治疗期间需忌食生冷,注意腹部保暖。
4、心理疏导:
焦虑抑郁等情绪会通过脑肠轴加重胃部不适。可通过听音乐、养花种草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子女应多陪伴沟通。严重情绪问题需心理科介入,避免形成心因性胃痛恶性循环。
5、就医检查:
持续性疼痛或伴随呕血、黑便、消瘦等症状时,需及时进行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检查。胃癌等器质性疾病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切忌因恐惧检查延误治疗时机。
老年胃痛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冬季做好腹部保暖,睡眠时可用暖水袋热敷。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增强脾胃功能。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消化道体检,建立饮食日记记录诱发疼痛的食物种类。若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应及时到消化内科专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病情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