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术后需注意创面护理、预防感染、观察出血、调整饮食和定期复查。术后恢复主要涉及创面愈合、炎症控制、身体调养和随访监测等方面。
1、创面护理:
术后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术后两周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防止创面继发感染或出血。使用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卫生巾需2-3小时更换一次。若出现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2、预防感染:
术后可能需短期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预防感染。体温超过38℃或出现下腹坠痛、脓性分泌物时需警惕感染。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保暖防感冒。术后一个月内禁止阴道冲洗或使用卫生棉条。
3、观察出血:
术后1-2周内可能有少量淡红色分泌物,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鲜红色出血需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防止创面血管开放。术后首次月经可能提前或延迟,经量异常增多需超声复查。
4、调整饮食:
术后24小时后可逐步恢复清淡饮食,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豆制品促进创面愈合。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忌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禁烟酒及浓咖啡。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妇科检查评估创面愈合情况,3-6个月复查超声观察息肉是否复发。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需监测内膜变化。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病史者建议每半年随访。绝经后患者需警惕内膜病变可能。
术后两周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可进行缓步行走促进血液循环。一个月后逐步恢复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避免骑跨类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情绪波动。术后3个月经周期内建议避孕,计划妊娠前需进行宫腔环境评估。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复发高危人群可考虑中药调理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