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疾病名词解释

发布于 2025/02/17 16:48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代谢异常导致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和炎症。其发生与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治疗需通过药物、饮食调整和生活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控制。

痛风的核心原因是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在关节和周围组织沉积,形成晶体并引发炎症反应。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嘌呤主要来源于食物和体内细胞分解。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基础,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展成痛风。

痛风的诱因可以分为遗传、环境和生理因素。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基因问题导致尿酸排泄功能下降,易引发痛风。2.环境因素:高嘌呤饮食如海鲜、红肉、过量饮酒尤其是啤酒、肥胖等都会增加尿酸生成或减少排泄。3.生理因素:年龄增长、男性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会提高痛风风险。

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1.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慢性期则需要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帮助长期控制尿酸水平。2.饮食调整: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浓汤、海鲜;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限制酒精摄入,特别是啤酒和烈酒。3.生活管理: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肥胖;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代谢功能;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痛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需通过药物控制、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三方面综合治疗,才能有效减少发作频率和防止并发症。定期就医、遵医嘱服药、保持健康习惯是痛风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